当前位置:糖网病 > 治疗原则

长程管理大家谈张杰教授ldquo

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部分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以实现血糖达标。但临床中仍有不少患者在血糖达标出院后仍反复再入院,其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血糖波动。研究证实,从临床医生和患者层面进行干预可以降低部分患者的再入院率,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完善T2DM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后的血糖长程管理方案。为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院内-院外长程管理实践项目”开展之际,本报特对参与到该项目中的多位专家进行访谈,本期我们医院张杰教授,请她分享临床进行T2DM患者血糖长程管理的实践经验。

专家简介

张杰教授

主任医师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丹东市九三学社社员,丹东市卫生计生行政审批评审专家,辽宁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丹东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糖网筛防工程辽宁省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内分泌学会委员。

访谈实录Q1

“2型糖尿病患者院内-院外长程管理实践项目”旨在探索安全有效的血糖长程管理方案,您在参与本项目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张杰教授: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而出现的相关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等,这些在临床中非常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一部分患者需要经常住院治疗,以达到血糖目标值。院内有专门的内分泌科医生及护士给予患者督导,制定治疗方案及个体化的血糖目标值,因此患者院内血糖通常控制较好,然而到了院外,患者脱离了专业指导,想将血糖控制达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则需要患者、患者的家庭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Q2

院内血糖管理的现状如何?如何完善由院内到院外的过渡?和院内血糖管理相比,院外血糖管理是否面临更多困难?

张杰教授:院内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定期于院内复查血糖控制情况;第二类是周围的邻居或亲戚朋友患有糖尿病,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自医院就诊;第三类患者则是已经诊断糖尿病多年,出现了严重血糖波动或并发症。患者住院后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病情制定治疗策略,出院前我们会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院外治疗方案,并且要特别向患者强调生活的管理,同时向患者交代出院后要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医院复查,一旦指标控制不好需要及时调药。对于出院的患者,如果他们不遵守医嘱,依从性较差,将来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患者教育很重要。

Q3

个体化是目前血糖管理的原则之一,您认为在给患者制定血糖管理策略时,主要依据哪些原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预混胰岛素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杰教授:个体化方案的制定对于血糖管理极为重要。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病情制定血糖控制的目标值,评估血糖控制的风险和获益,并对此向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是临床中非常常用的胰岛素,其中既有短效胰岛素又有中效胰岛素,在临床的使用中一般是早一针晚一针。早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其短效成分可控制早餐后血糖,其中效成分可维持这一天的血糖控制。而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对晚餐后的血糖及夜间血糖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因此预混胰岛素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胰岛素问世已有多年,其间挽救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更是有着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预混胰岛素的使用更是简化了患者的治疗方案,一般只需每日两次进行注射,而在剂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体重、胰岛素抵抗情况、饮食习惯、运动量大小而具体衡量。

Q4

在增强患者依从性,减少血糖波动这方面,您是否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吗?

张杰教授:我认为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是最基础的管理措施。减少血糖的波动,一方面靠合理用药,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患者依从性。此外,保持稳定的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对保持血糖平稳尤为重要。医生也需要与患者多加沟通,保证患者的步调与医生的治疗步调相一致。

Q5

您认为目前院内和院外血糖管理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

张杰教授:糖尿病的防治需要引起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zlyz/1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