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蜀山区以大数据为引领,抢抓机遇,立足“大数据+医疗”建设,在诊疗体系建设、“智慧医疗”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统筹推进智慧医疗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今年初,蜀山区根据《蜀山区“”健康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一老一少一孕”三类重点人群,以南七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充分利用该中心全省首家且唯一一家家庭医生“AI重疾慢病防控体验中心”,全省首家且唯一一家“智慧化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成果优势作用,充分发挥该中心“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优质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范围内,创新打造“1+4+5”智慧健康民生服务新模式,创新打造具有蜀山特色的“智慧健康”个性化民生服务品牌。大幅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及服务效率,充分满足了辖区内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一实施背景蜀山区辖区内医疗资源丰富,有中国科学医院、安徽医院、安徽医院等10医院。辖区各基层医疗卫医院建立城市联合体。蜀山区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注重实效”的建设原则,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优势,探索服务新模式,“对上,医院,拓展诊疗能力;对下,连接家庭医生,延伸服务能力”,最终达到“让信息多流动,让患者少跑路”的目标。
二
存在问题1基层医疗卫生检测手段单一,资源相对不足。就目前情况来看,医院的优质专家资源紧缺,医联体专家下沉到基层,发挥技术优势的手段不多,专家到基层的坐诊时间较少。
2人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日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人群逐年增加,基层卫生中心检测手段相对单一且局限于治疗为主,很多慢性病人群和特殊群体的随访、风险评估的需求无法满足。
3基层卫生医疗人手相对不足。随着区内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都达到门诊量10多万人次。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需求已经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突出的体现在工作人手的不足。
三亮点做法1个系统即智慧服务系统,其包括互联网+医疗、智能+服务、大数据+平台;4个平台即“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平台、“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平台;5项工作即智慧家庭医生、智慧预防接种、远程医疗会诊、AI重疾慢病防控、VR健康云平台。
一1个系统开启智慧医疗新“慧眼”互联网+医疗、智能+服务、大数据+平台三个子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和人工智能服务上。通过医疗大数据分析慢性病、常见病等发病原因、预防手段等,为社区卫生服务找准方向,逐步实现“治病诊疗”到“预防保健”、“家庭式诊疗”到“医院式服务”的双向升级,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落实。
二
4个平台做实“智慧健康”新工作
1
“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引领社区医疗新方式。蜀山区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成功进行医养结合“双线”服务、妇幼保健服务券开启电子化兑付服务。同时,逐步建立老年人养老信息、健康信息数据库,为全面精准了解老年人、服务老年人提供“线上”数据支撑。今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通过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