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治疗原则

学生不做作业,是因为你不知道这5个方法

许多孩子因作业而伤脑筋,而督促孩子交作业,往往是师生发生冲突的导火索,又因班有“懒童”而“战火”不绝者,比比皆是,作业成了师生关系中一个微妙的障碍物。

文|沈国平

编辑|邹雪平

图片|堆糖网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生当做人杰,死亦写作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写作业

关于作业的问题,老大难,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以致于有如此多流传在网上的段子。如何让作业与孩子们的个性发展相协调,从而使孩子们能把作业当作一件自己乐意的事去做呢?我在实践中有一些思考和尝试。

提供分层“自助餐”

一个班级的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差异,进行作业分层,使其成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我看来,作业分层要考虑“数量”和难度两个方面:

(1)作业量分层设计。对学习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减少作业量,相反则适当增加基础性的作业量并通过少而有趣味性的作业,调动积极性。

(2)作业难度分层设计。确定基础、发展、创新三级目标,要求不同能力的学生认真实现本级目标,并向高层目标努力。

比如学习了《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之后,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自由选择:

一、必做题:

1.下面的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

合数有:质数有:

2.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

3.写出两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

4.将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

35

二、选做题

1.在()里填入合适的质数

10=()+()10=()×()

20=()+()+()8=()×()×()

2.试试你的判断力,相信你能行。

(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

(3)7的倍数都是合数。()

(4)20以内最大的质数乘以10以内最大的奇数,积是。()

(5)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和是7。()

三、拓展题

1.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五(2)班同学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去种树,学生恰好平均分成三组,如果师生每人种树一样多,共种了棵,那么平均每人种多少棵树?

2.主人对客人说:“院子里有三个小孩,他们的年龄之积等于72,年龄之和恰好是我们家的楼号,楼号你是知道的,你能求出这些孩子的年龄吗?”客人想了一想说:“我还不能确定答案。”他站起来,走到窗前,看了看楼下的孩子:“有两个很小的孩子,我知道他们的年龄了。”主人家的楼号是(),孩子的年龄是()。

又比如教学了“路程、时间与速度”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

笑笑家距学校的路程有米,她用8分走到,淘气家到学校的路程有米,他用16分钟走到。

(1)笑笑和淘气谁走得快?

(2)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比较吗?

这道题目中,第一问可以巩固所有学生的课堂基础知识,而第二问则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解题策略,开拓思路。

再多点趣味元素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胜心强,抓住这一特点,可以在作业中添加一些趣味,融入情景,吸引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完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接受作业。

如在四年级“年、月、日”教学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题:

下面是小马虎写的一则日记,让我们来当一回老师,帮他批阅一下。

年2月29日晴

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早上18:00就起床了。爸爸妈妈也早早地起来了,为我准备生日。妈妈从早上7:00到中午11:00一共5个小时一直忙个不停;爸爸早在7天前(2月20日)就给我准备好了生日礼物。晚上,我们一起庆祝,今天,我真开心!

这样,原来干巴巴的“年、月、日知识复习”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日记修改,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又如在五年级“数的整除”教学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一个题目:

为了方便和同学们联系,现在我把我的□□□7□7□□。从左往右依次是:

第一个□里的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

第二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

第三个□里的数字是最小的质数;

第四个□里的数字既是奇数,又是质数,还是6的约数;

第五个□里的数字比所有的自然数的公约数少1的数;

第六个□里的数字是5的最大公约数,又是5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把你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设计成这样的谜语。

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巩固知识的目的达到了,而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生活资源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我们的数学作业也可以应贯穿在大量数学实践中,让学生少做题,多动手,多实践,多运用,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让知识得到升华。

如学习了“简单的数量关系”后,可以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每人发一张购物记录卡,如下图:

购物记录卡

购物时间:

地点: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列式计算出所要的价钱:

你给售货员的钱:

找回的钱: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张购物卡,和家长一起去买一样东西,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家长不能代替学生完成),这样使得学生首先要考虑买什么,了解该商品的单价;然后确定所买的数量;再用所学知识算出要付的钱……整个购物过程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改变形式,让作业丰富多彩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同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作业,我们却往往忽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想到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

以往的机械重复的作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我们数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寻求作业创新,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这样学生做起来才会乐此不疲。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做一做:利用我们身边的东西,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3.涂一涂:在它们的外表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4.说一说:向家长或同学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这样,通过自己的找、做、涂、说,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表面有了深刻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自定义作业

在复习了“简单统计”后,我让学生根据本节的知识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道练习题,结果有同学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下面是本学期某同学的数学成绩与本班数学平均成绩的统计表:

××同学

单元一二三四五成绩平均分

(1)完成统计表。

(2)想一想可以用哪些统计图来分析比较上面这些数据?

(3)你是怎样设计统计图的?

(4)从统计图反映的情况来看,你对你自己这几次的数学成绩有什么评价,你进步了吗?你有什么想法要与同学说?

又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的题目:

一个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元。

(1)如果你家去,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看到这些信息后,你对其他家庭去旅游有什么建议呢?

通过这样的自主开放性作业,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自主建构,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如果说课堂是主阵地,那么作业就是分战场。我们需要树立新的作业设计理念,设计出丰富多彩、学生感兴趣、乐于去完成的作业,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END·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白癜风好治吗
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zlyz/1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