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治疗原则

临沧市食糖产量连续十年居云南首位将打

  云南糖网讯云南省临沧市/年榨季蔗糖生产克服经济下行、糖市低迷、信贷收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于年6月2日全面结束。

  截至6月2日,全市17条制糖生产线(其中一条红糖生产线)全面收榨,整个榨季历时天,生产运行平稳有序。全市共入榨甘蔗面积万亩,比上榨季减少16万亩;入榨甘蔗.5万吨;生产食糖64.85万吨,其中白砂糖64万吨、红糖0.85万吨,比上榨季减少6.45万吨;生产酒精3.46万吨,比上榨季减少2.57万吨。全市食糖产量占全省预计总产量万吨的34%,连续十年居全省首位;白砂糖出糖率12.37%,比上榨季下降0.09个百分点。

  截至6月10日,临沧市共销售食糖23万吨,销售率36.2%;平均销售价格.43元/吨,比上一榨季增加.85元/吨。销售酒精1.17万吨,销售率33.9%;酒精平均销售价格.57元/吨,比上榨季下降.68元/吨。(王军)

临沧市将打造蔗糖“双百”产业--产量百万吨、产值百亿元

云南糖网讯云南省临沧市紧紧围绕“强基础、降成本、补短板、促升级”,突出临沧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糖业产业发展机制创新三条主线,力争“十三五”末建成88万亩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糖料蔗原料面积稳定在万亩,将蔗糖产业打造成产量上百万吨、产值上百亿元的“双百”产业。

  突出临沧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增强原料保障能力方面。实施蔗水配套工程,推进耿马灌区等骨干工程和旱地蔗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到年,全市蔗区规划灌溉面积达75万亩,蔗区有效灌溉率达55%以上。实施蔗路配套工程。把蔗区道路纳入乡村公路和“村村通”公路建设规划,优先支持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道路建设,到年,实现重点蔗区主干道路路面全面硬板化,支路全部建成泥结碎石路面,每平方公里蔗园道路密度达9公里以上。实施蔗区土地整治工程。结合机械化推广,推进蔗地标准化、专业化整治,到年,全市蔗区土地整治面积达60万亩以上。实施良种扩繁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培育、引进和推广高产高糖新品种,提纯复壮现有优势品种,到年,全市高产高糖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实施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工程。加快研发适合临沧甘蔗机械化机具,大力推广蔗区机械化深耕、深松和收获技术,到年,全市40%的蔗区基本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实施境外甘蔗种植拓展工程。加强与缅甸甘蔗种植农业合作,推进原料在外、加工在内的农业合作模式,到年,境外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

  突出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延伸糖业产业链方面。巩固提升制糖主业。推进制糖工艺提升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确保制糖技术水平始终领先国内同行业。以提高入榨单产和出糖率为路径,适度提升临沧蔗糖产量在全省的比重,巩固“全省第一”的规模优势。推进精深加工。引进糖业深加工龙头企业,以提升蔗糖产品质量和安全、健康性能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绵白糖、方糖、冰糖等面向终端消费的精制糖、保健糖,积极开发特色糖果、饮料、休闲食品等多样化产品,促进蔗糖产业向生物医药、生物化工业转化。大力推广全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进甘蔗叶稍、蔗渣、糖蜜、滤泥、废醪液等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深化糖业三条循环经济链。全面推行蔗糖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响、做大“临糖”绿色品牌。

  突出蔗糖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方面。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建立“政、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搭建蔗糖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健全基层甘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培育蔗糖行业创新团队。创新基地建管模式。加快培育发展甘蔗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专业乡村等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发展甘蔗种植公司,推行“制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土地流转、基地建设补助等配套政策,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管模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小型水利设施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明晰产权与管护责任,保障投资者权益;对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实行分级负责管护。健全市场协作机制。健全糖业协会组织,建立制糖企业与蔗农区同协商议价的甘蔗市场化定价机制,完善糖蔗联动、二次结算制度。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口岸执法部门合作监管、一站式通关、人货分流等新型监管模式,开通甘蔗等大宗农产品和农资进出口“绿色通道”。(秦坚)

================================

这里是云南糖网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
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zlyz/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