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撰写这篇2年结果的时候,其实ProtocolI的5年结果已经发表了。当年,站在2年时点的研究者们,对于5年结果充满期待而又无法预知……这也许就是科研探索的魅力所在。
今天,小编将穿越回去,尝试以当年的视角来解读这篇2年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arlyTreatmentDiabeticRetinopathyStudy,ETDRS)可谓是糖网治疗领域内的扛把子研究,它的研究结论可是被当时的眼科医生们奉为圣经一般推崇。
众所周知,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是引起糖网病患者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在年,ETDRS提出格栅/局灶光凝可以作为DME的标准治疗,从此,激光被作为标准疗法一直沿用了20多年。年抗VEGF药物问世了,它可以拮抗VEGF因子,从机制层面阻断由于血管渗透性增高所致的DME,并且两个重磅药物雷珠单抗以及贝伐单抗在小样本短期观察的研究中也得到了不错的结果。2同时,激素治疗也在RCT研究中显示了一定的效果。3
这下彻底打破了原有的认知,两种新出来的药物,是否比激光更优?另外,两种药物分别联合激光,是否比单一的激光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获益更多?因为一来药物相比于激光可以快速地减轻水肿,缩短病程,二来网膜的水肿减轻更有利于激光的实施。当时,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冲破ETDRS经典禁锢的新治疗方案呼之欲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网络中心(DiabeticRetinopathyClinicalResearchNetwork,DRCR.net)设计了ProtocolI研究。
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分为四组,分别为
??安慰剂+即时激光组
??雷珠单抗+即时激光组
??雷珠单抗+延迟激光组
??曲安西龙+即时激光组
延迟激光定义为注射后≥24周行激光,即时激光定义为注射后3-10天内行激光,2年随访一共纳入了名患者只眼,主要观察指标为各组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及安全性。
视力变化2年随访结果
2年的结果如下图,与安慰剂即时激光组相比,雷珠单抗即时激光组平均BCVA多提高了3.7个字母(95%可信区间为-0.4至+7.7),雷珠单抗延迟激光组平均BCVA多提高5.8个字母(95%可信区间为+1.9至+9.8),而曲安西龙延迟激光组仅多提高了1.5个字母(95%可信区间为-5.5至+2.4)。
2年的随访中,雷珠单抗组的视力可以保持持续的获益,且第二年的中位注药次数分别为2次(雷珠单抗即时激光组)和3次(雷珠单抗延迟激光组)。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2年随访分析
2年随访中OCT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μm的患者比例,安慰剂即时激光组为59%,雷珠单抗即时激光组为43%,雷珠单抗延迟激光组为42%,曲安西龙即时激光组为52%;黄斑区视网膜厚度≥μm的相应患者比例为36%,20%,24%以及27%。
安全性
雷珠单抗组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3只眼(0.8%)发生了注射相关的眼内炎,而曲安西龙组发生注射相关的高眼压以及白内障手术率相对更多。
总结
2年的随访结果说明了激素即时激光组的疗效与安慰剂即时激光组相比并未显示明显优势。而雷珠单抗联合即时/延迟激光组DME患者视力均在随访期间持续获益,除此之外第二年相对更少的打针次数的数据(平均2/3针)意味着在视力得到很好的获益的同时减少了多次注射对患者心理造成的负担。
对于雷珠延迟激光与即时激光组在疗效、打针次数及激光次数等方面究竟哪种更优?则需要更长的随访时间来分析,ProtocolI研究2年的结果只是观察期的一个节点,5年的结果即将揭晓,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EarlyTreatmentDiabeticRetinopathyStudyResearchGroupPhotocoagulationfordiabeticmacularedema:EarlyTreatmentDiabeticRetinopathyStudyreportnumber1.ArchOphthalmol;:–.
2.NguyenQD,ShahSM,HeierJS,etal,READ-2StudyGroup.Primaryendpoint(sixmonths)resultsoftheRanibizumabforEdemaofthemaculainDiabetes(READ-2)Study.Ophthalmology;:–81.
3.DiabeticRetinopathyClinicalResearchNetwork.Arandomizedt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