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唐江澎魏惊宇王梦尧
漫画:何朝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我国工作人群(20~65岁)首位致盲性眼病,如何降低其致盲率是当前社会正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1亿。更可怕的是,近五成糖尿病患者存在致盲风险。
糖尿病除了对心、脑、肾产生影响外,还会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约为24.7%~37.5%,且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病情越重。
在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前夕,记者特别邀医院眼科罗静主任医师、代谢内分泌科李霞主任医师解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毛细血管的周细胞坏死,随后内皮细胞亦变薄,内屏障功能受损,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由管内渗出到组织中,造成视网膜病变和功能障碍。
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照相机,视网膜就如同照相机的底片,上面分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血管为视网膜提供营养,高血糖导致小血管破坏后可出现视网膜的缺氧、缺血,进而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的形成,随着病变的发展会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等,当照相机的底片出现问题,拍出来的照片就无法清晰,于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正常人眼底可以看到视网膜的血管走行非常清晰,视网膜的黄斑区结构完整且有反光,眼内的介质较为清楚;而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常常可以看到:眼底有微血管瘤、视网膜上有不同大小的出血点、黄白色的渗出,甚至有小树枝状的新生血管和白色的增殖膜,眼内介质有时明显浑浊以至于无法看清眼底血管。
眼科有许多常用的检查设备可以用来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比如OCT、OCTA、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等,需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来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想了解“糖网病”,先让我们看看市民“E大壮”的故事:
糖尿病患者致盲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5倍,近五成糖尿病患者存在致盲风险。WHO公布的数据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全世界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第二大因素。目前已成为工作人群第一位的致盲性疾病,是名副其实的“光明杀手”。
据罗静教授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致盲有三大元凶:黄斑缺血、视网膜以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黄斑缺血导致光感受器细胞缺氧和坏死,这个过程很慢,早期干预和及时的治疗,患者预后是很好的;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会使视力下降,有时会伴有视物黑影遮挡,这个情况可能会突然发生,如果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视力永久丧失;视网膜脱离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视力的永久丧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在预防,如果发展到严重阶段就难以逆转。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花费少且效果好;反之亦然。”李霞教授提醒,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晚期时,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视力障碍,如果疼痛无法通过治疗缓解时甚至不得不摘除眼球。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病程发展较为缓慢,早期一般既没有视力下降也没有异物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医院的门诊数据显示,许多糖尿病患者在被确诊糖尿病时就已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有不少患者是先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和糖尿病的病程密切相关,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就越高,其潜在的致盲危险也越大,10年以上者其发病率增至69%~90%。
“然而,目前,主动做眼底检查的患者低于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罗静教授表示,因为大多数人对糖尿病这一眼部并发症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不少糖尿病患者直到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才到眼科就诊。因此,一旦确诊患有糖尿病,应该进行专业的眼底检查,并定期跟踪随访。
记者:为什么年轻糖友更易忽视“糖网病”?
李霞:现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饮食不合理,拿碳酸饮料当水喝、偏爱高脂高糖饮食,常吃快餐,加上抽烟、酗酒、熬夜等,容易被糖尿病盯上。
然而,年轻患者发病较早,不少是从视网膜周边开始发病,初期症状较难察觉,一些患者是出现视力下降后才就诊,而这时病情可能已较严重。有的患者即使出现了症状,也不太容易想到是糖尿病引起的病变,较少主动向医生介绍自己的糖尿病史。
另有一部分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如果合并妊高症的话,眼部病情发展更快。
记者:糖尿病患者需要先控制血糖才去治眼病吗?
李霞:控制血糖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最根本的方法,但并不是说只有在控制血糖后才能治疗其并发症。内分泌科医生进行良好的血糖控制、眼科医生确定眼部治疗方案,要两手抓。一般而言,如果情况允许,血糖控制良好再进行眼部手术效果较好。
记者:糖尿病患者应多久看一次眼科医生?
罗静:对于尚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应当在诊断3年后开始接受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随后每年复查;2型糖尿病患者应当在诊断为糖尿病时就接受筛查,之后每年复查;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怀孕之后需要在妊娠早期就接受眼底检查,并根据病情来决定复查周期。
即使糖尿病患者没有任何眼部症状和不适,也应当定期复诊。一旦被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应按医嘱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激光、眼内药物注射、手术等),尽可能延缓糖尿病眼部的发展。
让老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即日起,长沙晚报官方医疗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白癜风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