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变一旦出现,短期控制血糖几乎没有作用。如果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血糖,反而可能加重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听起来似乎与眼睛没有太大关系,其实不然,糖尿病最大危害在于其引起的诸多慢性并发症。
“糖网病”是糖尿病患者在患病一定年限后出现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激素及细胞代谢异常,可引起眼组织、神经及血管微循环改变,造成眼的营养和视功能的损害。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眼部也会出现病变,患糖尿病时间越久,患者的眼部疾病的概率就会越大,10年以上可能达到85%,20年以上的几乎90%以上。如若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很可能会逐渐剥夺患者的视力,严重的晚期患者眼球萎缩,甚至需要眼球摘除。
案例:降糖过快反而加重病情
64岁的老刘,患糖尿病已经10年了,一直口服降糖药治疗。去年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有少量出血,但视力还行,所以也没定期检查。年末这一个多月来,他经常乏力、口渴,查血糖发现数字高得吓人。老刘比较着急,问医生有什么办法能把血糖降下来。医生说见效最快的方法一般就是注射胰岛素。通过治疗,老刘的血糖很快降到了正常水平,但右眼突然看不见了。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玻璃体出血。老刘很奇怪,明明血糖控制得很好,咋就看不见了呢?
事早期控制血糖,并且长期持续地把血糖控制在较好的、平稳的水平上,对于防治视网膜病变具有积极意义。眼底病变一旦出现,短期控制血糖几乎没有作用。如果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血糖,反而可能加重视网膜病变。因为血糖下降后,视网膜血流量减少,而视网膜血管自动调节能力改善较慢,就会导致缺血加重。还有一些进展很快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使控制血糖,对病情的改善作用也很小,必须配合眼部治疗才能使病变稳定。
预防:出现视力减退应尽早就诊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症状不明显,但早期治疗效果却是最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一个渐变的过程,患者往往容易忽视,直至出现医院就诊时,大多已处于病变的中后期,治疗效果较差。
专家建议,无论视力有无改变,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每三个月检查一次。一旦发现以下症状,应尽早就诊: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看东西出现重影;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视物不清,如隔云烟;视物有闪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