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猛增。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寿命延长,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并发症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甚至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增加了治疗难度、费用,也增加了致死率、致残率,也严重降低了糖友的生活质量。
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随着疾病进展,均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引起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尤为严重。本文主要对微血管并发症进行介绍: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及神经病变。神经病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但微血管因素居主要地位,因此神经病变也可归类于微血管并发症。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简称“糖网病”。视网膜表面有动脉血管及静脉血管,是供给视网膜营养成分的主要通道。高血糖状态下,原有动脉及静脉硬化、变细、闭塞,同时刺激视网膜表面新生血管形成,导致视网膜血管出血、微血管瘤、硬性渗出、静脉串珠样改变、视网膜脱离等。其中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导致失明最主要原因。失明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眼科随访,尽早发现糖网病,尽早治疗,延缓并发症发生。1型糖尿病首次就诊应该在发病3年后,以后每年复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当时评估眼底病变,以后每年复查1次。
二、糖尿病肾病
简称“糖肾”。肾脏是由很多微小血管球组成,可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变成尿液,排出体外,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代偿功能强大,少量血管球功能受损,并不影响肾脏总体功能,早期仅表现为泡沫尿,尿常规检查可见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高于正常值。但是随着疾病进展,大量血管球功能受损,尿蛋白漏出增加,肌酐可进行性升高,最终出现肾脏功能衰竭,此时必须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将身体废物排出体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应重视严格控制血糖、重视血脂调控、使用改善循环药物,治未病,延缓肾脏损害,延长肾脏疾病进展。一旦出现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时,应定期随访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4小时尿蛋白测定、GFR、血红蛋白等检查,每3-6个月复查1次,同时优质蛋白饮食,血糖、血压、血脂管理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更加严格,降尿蛋白、改善肾脏功能,以延缓疾病向肾功能衰竭进展。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
该病可累及全身任何部分神经,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是累及周围神经,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较双上肢多见,为对称性多发性,从肢体远端开始,呈手套、袜套样分布。早期有麻木、针刺、烧灼感,此后出现疼痛,夜间及遇冷时明显。累及运动神经,可出现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缩、瘫痪。累及自主神经,可出现瞳孔缩小不规则;胃排空延迟、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排汗异常;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男性阳痿、射精障碍。该类疾病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带来主观上的痛苦感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一旦出现,很难治愈。治疗上主要是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及对症治疗。因此更应注意早期血糖的严格控制,必要时需家用营养神经药物。
总之,糖尿病并发症的的产生,威胁健康,降低生活,增加心理、经济负担。但只要我们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正确应对,就能延缓并发症进展,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医院)内分泌肾内科柴李殷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