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周女士,患上糖尿病已经有11年,曾经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后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
但是,这11年的患病期间,她经常自行停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得较差,空腹血糖基本都高达10mmol/L左右。
3年前,周女士就在体检中检查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异常,提示存在微量白蛋白尿,但是她没有放在心上。
今年,周女士的小腿开始出现明显浮肿。
检查发现,她的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明显升高,提示存在大量白蛋白尿,血白蛋白下降,糖尿病肾病明显加重。
现在,周女士不单纯是要控制好血糖,还要花不少钱治疗肾病。
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厉钗微表示,
像周女士这样的糖尿病病友,平时在诊疗中碰到不少,一直不重视血糖控制,出现糖尿病肾病,仍然不配合治疗,导致肾脏损伤速度明显加快,最终生活质量下降,还要承受更大的经济负担。
20%-40%的糖友会得肾病其实,糖尿病肾病并不少见,我国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刚诊断糖尿病时,就被医生告知尿中已经有微量白蛋白,迈进了糖肾的“门”。
早期的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还属于可逆阶段。
如果这个时候抓紧时间治疗,还有机会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晚了就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因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往往没有什么症状,不经过检查往往是发现不了的。
所以,糖友们要养成定期筛查的习惯,才能进行早期预防。
如何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
在诊断时即应进行肾脏病变的筛查,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CAR)和血肌酐(计算eGFR)。
1型糖尿病患者
病程大于5年,就要进行肾脏病变的筛查。
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CAR)和血肌酐(计算eGFR)。
发现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异常
即UCAR≥30mg/g,需要在3-6个月内再重复检查2次。
如果3次中UCAR有2次升高,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便可诊断白蛋白尿。
厉钗微医师提醒,
糖尿病患者除了平时要控制好血糖,一定要定期筛查糖尿病肾病,如果在早期进行正规筛查和及时预防,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另外,平时还要注意合理控制体重,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戒烟、限酒及适当运动,糖肾诊断后还应避免高蛋白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