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郭敬明在录制某综艺时提到了一款防晒糖,表示“含一片,可以防晒12个小时。”(图片来源:视频截图)很多网友看完纷纷种草,表示有了这款神奇的糖,可以省下频繁涂防晒霜的时间,太方便了。但也有网友提出怀疑,这款糖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图片来源:微博评论)今天,小妙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吃一片顶12小时的防晒糖”!吃一片真的能防晒12小时?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款防晒糖的价格并不便宜,28片的价格在元到元不等。(图片来源:淘宝网)那它真的具有防晒效果吗?还能连续防晒12小时?这个我们就需要先来看看它的成分了:玫瑰花提取物、栀子提取物、支链淀粉、甘油、麦芽糖醇、甜叶菊、蔗糖。从成分中可以看出,可能起到防晒效果的应该就属两个提取物了。为此,品牌方也拿出了一份文献来证明。栀子提取物中的藏红花酸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实验证明它确实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降低UVA对细胞的伤害,但是否能够真正作用于人体还是个未知数。况且,抗氧化的水果蔬菜非常多,像猕猴桃、胡萝卜,还有当季的绿色蔬菜等都有非常高的抗氧化作用。其次,防晒糖所做的实验并非人体实验。日本人做过给老鼠吃的研究,发现可以有一定的抵御UVA损伤的作用,但缺乏人体实验数据支持。并且老鼠吃的剂量较大,人吃到那个量,不会撑死,也会穷死。皮肤科专家也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医学理论基础表明,防晒糖里面的成分会对人体产生防晒的效果,并且防晒糖中的成分经过口服后也不会主动分布到皮肤中。从药物机理来讲,口服的防晒产品要经过体内代谢后到达皮肤,有效成分经过层层代谢已经少了很多,甚至没有。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口服防晒还只是大家的一个美好愿望。最重要的还是做好物理防晒想要防晒有效果,最重要的还是做好物理防晒。出门打伞、戴遮阳帽、穿防晒衣,早上9点之后、下午4点前阳光较热烈,尽量减少外出。至于防晒产品的选择上,目前还是以防晒化妆品为主,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表层,阻挡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皮肤的损伤。紫外线又分为短波紫外线(UVC)、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UVC被臭氧层吸收了,不能到达地面;而UVB可以穿透表皮以及真皮浅层,与晒伤、红斑及皮肤肿瘤密切相关。UVA的穿透深度比UVB更深,主要引起晒黑、皮肤松弛、皱纹、甚至癌前病变,是皮肤光老化的主要元凶。所以,防晒不只是防晒黑、还要防晒伤、防皮肤光老化和癌变。在防晒霜的选择和涂抹上,皮肤科专家建议:日常一般选择SPF15左右的防晒霜即可,室外可以增加到SPF30。如果有长时间的户外活动,或是海边、三伏天的情况,最好选择SPF在50左右或者更高的。并且在出门前半小时就应该涂抹,以便防晒霜可以成膜。重症医学科专家也发出提醒:不明成分的东西别乱吃,担心肝、肾损伤!专家表示,虽然就目前已知的成分而言,防晒糖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但由于成分表中并未将成分完全罗列,所以产品的具体成分不得而知,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也不能因此下定论。平时不要随意服用成分不明的药品或食品,若确实需要服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尽快就医。想要防晒有效果,看看这3点你做到了没一、一年四季都需要涂防晒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防晒是防太阳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防晒主要是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不管春夏秋冬、天气阴晴,只要紫外线指数≥4,就需要涂抹防晒霜。即使是在家中不出门,也应该涂抹防晒。毕竟紫外线会透过玻璃,在室内来回反射,最终还是会照射到皮肤上。紫外线指数怎么看?很简单,打开手机的天气软件,拉到下方,就能看到紫外线指数这一项。二、防晒霜涂抹要“够量”要想让防晒霜起到应有的功效,涂抹时一定要达到2mg/cm的浓度,只有凃够量,才能达到包装上标注的「SPF」、「PA」效果。按照成年人平均皮肤总面积来计算,每次脸部的防晒霜量应维持在0.9~1克左右。大小相当于1元硬币或两个手指单位。三、隔一段时间注意补涂不要以为涂完就大功告成了,如果是在室外,阳光较强烈,建议每隔2~3小时就补涂一次。如果是在办公室内,则在下班前再补涂一次。关于防晒糖,小妙想说,外用防晒产品效果明确,价格也有多个梯度可供选择,省下几百上千块买把遮阳伞、多囤几支防晒霜难道不香么?更多阅读:餐后血糖高怎么控制?来杯参花消渴茶,降糖只在指杯间?药师明言高血压低血压吃什么药好?5种常规药物怎么选?第2个国仿他达拉非上市,比西地那非更具优势?5个主打优势可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jbpd/2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