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以上的成人糖友没有典型的自觉症状,是在偶然检查血糖时才发现糖尿病的存在;儿童糖尿病患者却并非如此。儿童1型糖尿病往往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症状,或因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有些孩子以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为首发表现,或者昏迷就诊,此时应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旦孩子出现明显的消瘦、口渴或者出现急性胃肠道反应,则需要怀疑是否患有糖尿病。
21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属2型糖尿病
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既不是1型,也不是2型,属于特殊类型糖尿病,是二组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其主要特点是有三代或以上的家族发病史,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发病年龄常小于25岁;无自发酮症,确诊后至少5年内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迄今已发现6种MODY亚型。本病的确诊有待于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各相关基因的突变。临床上,需要与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八)和线粒体性糖尿病相鉴别。
22成人只可能会2型糖尿病成人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但有一种介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糖尿病,也就是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这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以胰岛B细胞呈缓慢性破坏为主。本病虽然属1型糖尿病,但是起病隐匿、迟发,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在诊断后平均27(13~45)个月无需使用胰岛素,这点又符合2型糖尿病的特点。因其临床表现介乎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又称为“1.5型糖尿病”,常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
23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是一回事妊娠期的糖尿病孕妇分为两种一种是糖尿病合并妊娠,指妇女怀孕以前已患糖尿病;另一种是妊娠糖尿病(GDM)。多年来,GDM的定义为妊娠期间首发或第1次发现任意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不论妊娠后疾病是否持续,不排除妊娠前或妊娠开始时存在未确认的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可能性。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糖尿病,其病理过程均会对母婴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暴发流行,导致育龄妇女发生更多的2型糖尿病,未确诊2型糖尿病的孕妇数量增加。因此,在第1次产前检查时应对有2型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女性进行糖尿病筛查。
第二章共30节,全面解析糖尿病常见的诊断误区![编者按]糖尿病目前表现为明显的“三高、三低”即糖尿病患病率高、并发症患病率高、医疗费用高,而糖尿病确诊率低科学治疗率低和治疗达标率低。在现实生活中,稍有疏忽就可能会致该病的误诊和漏诊。因此,糖尿病的早期确诊对以后的病情控制尤为重要。
《揭秘糖尿病防治误区》一书主编介绍:
刘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中医药大医院教授,博导
医院糖尿病科主任
徐州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亚洲和大洋洲甲状腺学会(AOTA)委员、(AOTA)学术委员会主席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委
中华内分泌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西部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医药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江苏省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优秀医学领军人才
现医院CEO、《药品评价》副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杂志编委,发表论文余篇,主编、参编专著37部。
特别鸣谢
感医院卓国金先生对本书的强力推荐,希望通过连载,能帮助糖友更多的了解糖尿病,走出误区,掌控糖尿病,改变糖尿病,驾驭健康,乐享人生!!!
您想知道的,刘超教授将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