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最主要缘由是周期性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转型中国家,中国经济肯定有很多体制性的问题、机制性的问题,但是我想说明的其实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最主要的缘由是外部性的,是周期性的,而不是内部的体制性、机制性的。"4月10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世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财经早餐会:产业变局与预测"上作出上述表示。 林毅夫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35年可能讲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平均每一年到达9.8,但是这样的一个高速发展情况之下,为什么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延续变成了一个媒体常关注的焦点,最主要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下滑,而且2012年开始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在8以下,可以讲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时间最长的一次,并且也是唯一一次增长的速度一直在8以下,而且恍如还有下滑的压力。 林毅夫表示,对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延续或认为中国经济会崩溃的这类论调的人认为,这类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是由于中国自己经济体制内部的机制性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造成的,是由于中国自己经济体制的内因造成的,所以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可延续的。但是,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最主要的缘由是外部性的,是周期性的,而不是内部的体制性、机制性的。 林毅夫举例称,一些高收入经济体,而且被称之为表现非常白癜风有甚么症状好的高速经济体,像韩国、台湾、新加坡一样也是在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突然间失速而且下滑的幅度比中国下滑的幅度更大,为什么表现都很好经济体都下滑了,而且下滑幅度比中国大,总不能说中国体制问题造成中国经济下滑,而且其他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幅度比中国还要大。 最后,林毅夫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应当完全有信心到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所谈的预计目标7.5左右,他相信这个目标在今年可以到达,在未来几年也可以到达。前面谈到中国是一个转型中国家,是白癜风遗传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定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问题要改革,但林毅夫觉得这两个问题应当分开来谈,不要把周期性的问题当作是体制性的问题,这样可能没有真正把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创造更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