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控制血糖的“五驾马车”之一,适当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稳定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的患者运动后发现血糖并没有降,或降低幅度不明显,或者不降反升,这是为什么呢?在门诊遇到患者的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向患者解释这一现象呢?
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来源:糖尿病网一问医答
当人的运动强度超过某一界限后,血糖水平就会升高,这个界限一般为最大心率的80%~90%(最大心率一般为-年龄)。当运动强度超过这一界限后交感神经明显兴奋,从而刺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释放,刺激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当血糖升高的速率大于肌肉吸收血糖的速率时,血糖自然就升高了。
研究表明,运动可辅助降低血糖,但一定要合理运动。为了确定完善的运动方案,糖尿病患者需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了解自身的血糖波动状况。
通常情况下,建议患者应在餐后1小时运动,此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稳定,加之胃中的食物也消化大半,相对于餐后立即运动,不容易伤害肠胃。运动强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以微微出汗为宜。
糖尿病患者为了通过运动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
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强度因人而异,以在运动中能与别人交谈不感到气喘吁吁,休息后不感觉过于疲劳和肌肉酸痛为宜。
选择合适的时间,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应当注意观察自己的血糖变化。有条件者最好能自测血糖并记录进餐时间、进食种类、数量、运动时间、方式,与血糖变化作对照;到医院复诊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出自己的血糖波动规律。
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安排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结合年龄、性别等个人特点,合理计划运动项目、强度、时间、频度等,以达到控制体重和血糖的目的。
来源:糖尿病网、爱萍糖话
推荐阅读
?种常见食物升糖指数,快收藏!
?血糖、尿酸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另附最全食物嘌呤含量表
?糖尿病患者出现肝损伤、转氨酶升高,是降糖药引起的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