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危害体现

血糖降下来就不用吃药了医生提醒弄清4个问

“刚确诊糖尿病的时候,对于糖尿病很陌生。虽然有试着控制饮食,但是血糖依然不稳定。”

65岁的模范糖友翁女士说:“每次会诊,我都会把关于血糖的问题提出来跟医师讨论,不管是饮食、运动还是药物,医师都能帮忙解答疑惑。我也遵照医师的指示,按时使用药物并调整饮食、运动、生活型态,渐渐把血糖控制好。”

“一开始认为血糖降下来就可以不用再吃药,直到经医师解说后才了解,正是因为有药物发挥作用才能稳定控制血糖,贸然停药会让血糖再度失去控制,让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

在现实生活之中,大多数糖友像翁女士一样,从一开始对糖尿病的一知半解,虽然到现在逐渐累积丰富糖尿病信息,面对血糖治疗也更加得心应手,每次回诊检查,糖化血色素都能维持在6.5%以下,更没有发生过任何并发症!但是,我们在面对是否能停用糖尿病药物时,依旧难以把握。接下来,我就借着这篇文章与大家细细解释一番。

一、正确服用降糖药

在临床上,糖尿病患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起各种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视网膜病变、周边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免疫力降低...等,不可轻忽。家用验血糖对于能配合医嘱用药,诚实面对自身作息、饮食,且糖化血色素结果与记录相符者是可考虑的选择。

控制血糖不能依靠感觉,倘血糖控制不佳,可以考虑进行药物调整。降血糖药品可分为口服与注射剂型,医师会依据病人的病情及身体状况,提供最适合的药品。

民间流传吃降血糖药品会伤肾的谣言,在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目前上市的降血糖药品,在说明书建议的剂量下正确使用,并不会造成肾毒性;但某些降血糖药品并不适合肾功能不良者使用,必须调整剂量,以避免产生低血糖或其他副作用。

不少糖尿病患对于服用降血糖药品的时间有疑虑。服用降血糖药品应注意使用时间点,务必依照医嘱、说明书标示按时服用,例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必须在第一口饭之前吃药,饭后再吃药就没有效果;而饭后吃的双胍类药品,若饭前就吃则会增加肠胃道副作用。此外,服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降血糖药品,例如磺脲类药品后,若没有进食,会有空腹低血糖的风险,严重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二、良好医病沟通,帮助血糖达标

现代医学科技进步,药物研究发展迅速,陆续有许多不同机转的糖尿病药物出现,让糖尿病治疗选择多元化。需要指出的是,以往的治疗大多是由医师决定,直接开立药物,但是随着民众知识水平提升,加上电脑、手机的普及,糖友可以从网络上查到许多跟糖尿病相关的信息还有治疗方式,使医病沟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为糖友容易受到不实信息、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对药物产生疑虑,进而影响用药行为,需要双方充分沟通、理清。

诊间确实常常遇到病人本身或家属,不接受医师的建议或是沟通不良。因为网络、广播、电视的不实广告非常多,导致患者寻求偏方,而错过治疗时机,甚至造成严重的心血管、肾脏等并发症。透过良好的医病沟通,患者才能了解糖尿病的治疗目标,除了血糖达标外,也要重视相关并发症,例如心脏、肾脏、血管等问题。

导致医病沟通不良的因素非常多,有时候是医师比较强势,导致病人抗拒或不敢发问,有时候是病人接收到错误的观念或信息,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都会造成医病沟通的问题。

从刚诊断糖尿病开始,我们就要给予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醒他们不要听信一些夸大、不实的信息。许多错误的信息会宣称治愈糖尿病,事实上糖尿病就是要长期控制,第一个是饮食控制,饮食控制对糖尿病的治疗非常重要;第二个是生活型态的改变,例如减重、戒烟、戒酒;第三个是规则运动;第四个是按时用药。如果合并其他相关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病、心脏病等,也要加以控制。

因为需要多方面介入,无法单靠医师来完成,必须许多专业的参与,包括营养师、医师、药师,甚至其他科的医师,如肾脏科、心脏科、康复科、神经科等。医疗团队会根据每位患者状况与需求,提供适切的协助,达成更好的沟通。

三、积极控糖,避免并发症

糖尿病人最害怕的并发症就是尿毒症,所以常常会有病急乱投医的现象。民间、网络、电台常推销一些宣称可以护肾的秘方。但是自行服用来路不明的药反而可能导致肾功能急速恶化,得不偿失。

糖尿病肾病变是很多糖友面临的问题。随着医学进步,目前已经有许多糖尿病药物可以在不造成肾脏负担的状况下,帮助肾脏功能不好的病患稳定血糖。藉由医病沟通了解病人需求,提供正确的讯息,并制定个人化的治疗方式,其实相当重要。

其实,各医院都有制作相关说明书,可以帮助病人理解,降低他们对于治疗糖尿病的抗拒,达到更好的控糖成效。而且,医病沟通确实是可以改善病人对于糖尿病治疗的许多疑虑。我在门诊有位病人,血糖一直都控制得不稳定,经过深入的沟通,我们才知道,病人误以为吃血糖药会伤害肾脏,所以就自行减药。

我们就跟他说明,其实糖尿病控制不良才更容易使肾功能恶化,甚至透析。在我国,透析的病人中,主要便是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的糖尿病肾病变。病人了解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愿意配合药物治疗改善血糖,他的肾功能也较为稳定。

四、如果发生高血糖的时候,建议处理的方式是什么?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包括饭前血糖、饭后血糖、以及糖化血色素。由于每个患者的年纪、本身有的其他慢性疾病皆不相同,控糖目标会略有差异。临床上是采取个性化,渐进式的降糖目标,配合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管理,这样才是比较周全的糖尿病照护。

糖友们最好养成监测血糖的习惯,若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状况,要检视饮食的内容与分量。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血糖药一定得按时使用,才能帮助血糖稳定。运动的强度、时间也都会与血糖有关。维持规律的用药、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对糖友非常重要。如果血糖还是起起伏伏,便要考虑到可能是药物本身问题,要尽快回诊与医师讨论喔!#健康科普大赛##谣零零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whtx/20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