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沙坪坝区法院通报一起产品责任纠纷案:一家大型超市分店所售的某品牌巧克力,外包装上标注的配料中含有白糖,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被职业打假人告上法庭。
日前,沙区法院一审判决超市退还原告货款元,并5倍赔偿原告共计元。
本案原告周成(化名)是巴南区人,是一个刚满24岁的90后小伙。
周成诉称,今年3月18日,他在一家超市购买了10盒某品牌牛奶巧克力,单价15.8元,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的配料中有白糖。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四条,白糖没有相关标准,属不明物质。因此,他要求超市退还货款元,并索要5倍赔偿。
据悉,周成是一名职业打假人。
超市方面辩称,涉案产品系合格产品,配料中的白糖并非不明物质,白糖即白砂糖,白糖可作为巧克力配料使用,为此请求法院驳回周成的诉讼请求。
白糖咋成不明物质
为何标注白糖不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法院查明,白糖作为名称和概念,仅在年3月1日实施的《白糖卫生标准》中使用过。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糖卫生标准》,规定了原糖、白砂糖、绵白糖和赤砂糖卫生标准,并未再出现白糖的概念。年12月24日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也未出现白糖的概念。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名称应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同时还应选用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中规定的名称。虽然被告认为配料中的白糖即白砂糖,但没有提供证据进行证明。综上所述,法院认为标注白糖不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规定。
能否要求5倍赔偿
本案的另外一个争议焦点,是周成能否要求5倍赔偿。
经查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告作为涉案产品销售者,有义务保证其销售的产品外包装上的标识真实,应当承担相应责任。《重庆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退还、赔偿损失,并支付5倍赔偿金。因此,法院支持原告周成的诉讼请求。
据此,法院判决如下:超市退还周成货款元,并五倍赔偿元。
职业打假三大新特点
统计显示,年沙区法院受理产品责任纠纷件。截至今年4月,新受理该类型案件件,同比增长%。其中,职业打假人提起的诉讼高达件,占93.2%。相比传统的游击式知假买假,职业打假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打假主体群体性低龄化
法院方面表示,以往活跃的职业打假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但今年出现了年轻面孔,本案原告就是一个90后小伙。因职业打假人的群体性特征,也出现同一被告因同类标的而被不同原告起诉的情况。
未真正触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今年该院已审结的职业打假案中,无一例真正涉及危及人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法院表示,比起公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职业打假人更 商家多选择息事宁人
有的职业打假人多次、多人购买同一问题商品并分次起诉,试图获得多份惩罚性赔偿,而身为本地知名百货超市、商场的被告通常为了避免纠纷曝光而影响声誉,大多愿意支付数额不菲的赔偿金以息事宁人。该院今年已审结的70件职业打假案例中,撤诉57件,调解3件,判决仅10件,撤诉中九成以上是由于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原告主动撤诉。
知假买假不影响维权
“职业打假人的最大特点就是知假买假。”重庆晚报新闻律师团成员、重庆轩正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周永强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食品、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行为不影响消费者维权。职业打假人在购买此类商品时,无论他是否出于打假的目的,在身份界定上,都可以算作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
来源:重庆晚报见习记者刘浩
网友讨论:
linlin
纯粹的神经病!就是某些不专业的,助长了这些气焰!
fein
这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啊,度娘一下“白糖”,很多链接,连专业的广西糖网也有白糖的标题,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常常习惯称白糖,这个案例很有讨论价值。一个物品是否只能有一个名称?官方总名称:食糖,具体名称是:白砂糖,日常生活习惯称:白糖,但食品标签标注白糖被讹诈(姑且这么说),那么问题来了,是否只能用官方名称不能用日常习惯用语?
法院判错了,白糖与白砂糖即等效名称哇,可以申辨一下的!
shelly_wang
直接标注为糖,可否呢?
KOCOL
GB-
4.1.2食品名称
4.1.2.1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4.1.2.1.1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或等效的名称。
4.1.2.1.2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的名称时,应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4.1.2.2标示“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应在所示名称的同一展示版面标示4.1.2.1规定的名称。
白糖就是白砂糖的俗称,食品名称有等效的原则。以前国家标准奶粉叫乳粉。
fein
食品名称与原料名称貌似不同。
hukoukou
白糖能不能理解成白砂糖或绵白糖。
txpxq1
估计大米也能被打假,没有哪里明文规定大米可以吃啊!
woainisa
白糖确实有疑问。对普通消费者可能没什么问题,但对食品行业从业者和食品行业监管者会产生误解。
例如监管者在查验企业的进货记录及仓库时,发现只有绵白糖的实物及记录存在,未发现任何白砂糖的痕迹。那企业也可以这么辩解啊,白糖等同于绵白糖。
那么问题来了,白糖到底是白砂糖还是绵白糖亦或是糖的总称,白糖是食糖?
龙爷
如果配料按标准名称规范标注,就什么事也没有。
jhyan
去年因为白糖标识,与职业打假人斗争一年,因为产品中既加了白砂糖又加了绵白糖,所以就标了个白糖,差点让职业打假的折磨死,几十个品项,全国市场销售,面对投诉我给的解释是这样的“产品外包装袋配料表中标注白糖,而非白砂糖或绵白糖,是因产品中既添加了白砂糖,也添加了绵白糖,GB-中规定:“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一个或等效名称。”标准中明确规定可使用等效(效果一样,作用一致)名称。绵白糖、白砂糖统称为白糖,产品中既然俩种白糖都有添加,所以使用其等效名称白糖是符合国标规定的。
另:一:《预包装食品标签问答》中“十九、关于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通常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名称或食品分类名称,若上述名称有多个时,可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或不引起歧义的等效的名称;在没有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应使用能够帮助消费者理解食品真实属性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二:《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使用标准》中附录F食品分类系统中这样表述“11.01.01白糖及白糖制品(如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等)”。
以上二条可以说明:“白糖”是“绵白糖、白砂糖”的分类名称;“反应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里包含食品分类名称。”
我不知我的解释是否科学合理,就这样给了食药局后,也没有罚款,自己赶紧回家乖乖改版了!
Luoxu
多数食品药品管理局在作行政处罚时,希望生产厂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个人认为你的解释可以作为不予处罚的依据。
gsp
这个白糖标注在上海会如何呢?做食品的人就是心软啊!俺要像他这样早就成“千万元”户了,于心不忍啊!
大家到超市去看面包、饼干配料表,有标注面粉的统统买下,因为不是小麦粉,呵呵!
jhyan
做食品不能发这样的不义之财,我看到了,一般会打个电话过去,告诉他们,速速改。
gsp
赞同,俺能管住自己!俺买的食品发现标签错误也会善意提醒企业,但同情企业的同时,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俺不能要求“打假者”收手(俺没权利这么做!)因为标签的小瑕疵,不索赔...
参与讨论,请点下面↓↓↓阅读原文进入食品论坛话题帖子。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