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路灯LED化飞利浦照明势成大赢家
光明革命风起云涌2025年全球路灯LED化
政通融和产能爆发飞利浦照明势成大赢家
致力奉行低碳经济的气候组织(ClimateGroup),9月27日于其主持的纽约气候周会议中,高调许下「十年愿景」:要10年内将「全球路灯LED化」,把公用照明能源消耗减半。环保学派的伟大梦想,获商业巨头飞利浦现身支援,更发起名为「LED=LowEmissionDelievered实现更低排放」活动,按各地需要制定换装解决方案,以加快各地政府「LED化」节奏,积极落实于2025年将各国共3.5亿盏路灯更换为LED灯。
此话,并不是闹着玩。
气候组织更于会上公布以长达两年时间完成的「SupportTheBigSwitch」报告,指出美国、英国、阿根廷、印度、台湾和中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多年前早已将更换公用路灯为LED定为重点发展项目。该报告延续追踪数个参加气候组织全球LED路灯测试的12个城市,包括纽约、伦敦、加尔各答和雪梨。这项测试由飞利浦照明协同完成。
「LED是目前本钱效益最高、技术最成熟、最易履行的绿色照明解决方案。目前,更换LED灯的技术壁垒已全部克服,若将所有照明全部更换成LED灯,全球每一年照明电力需求减半,二氧化碳减排7.35亿公吨,相等于英国和西班牙两国总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全球各城市发展,路灯的数量预计将会在2025年到达3.5亿支,当地政府、水电机构和金融机构都应当同心协力,在2025年之前将现有路灯换装成LED路灯-或同等低能耗的科技。」气候组织全球履行总裁MarkKenber于会上理直气壮,以种种事实印证「十年未来不是梦」,全球早已投入LED化的「光明革命」。
「纽约市的换装计画为全美最大范围,目前正在进行25万支LED路灯的换装工程。截至2017年,纽约市将能够省下1,400万美的能源和维修费用。如果全美每支户外照明都换成LED灯,则美国将能省
2013年,洛杉矶开始换装高达14万支LED路灯。根据报告显示,2014年,洛杉矶因此减少63的能耗,并且省下了870万美的费用。现在,飞利浦照明将协助洛杉矶升级至「智慧LED灯」,这个系统使用手机和云端运算科技,估计将能够省下80的能耗。
而近日,芝加哥市也宣布将展开「智能照明项目」(SmartLightingProject),旨在将该市大部分的户外照明转换为节能LED光源。芝加哥还将斟酌建设有中央管理系统的络化照明,可能使用路灯部署以扩大其光纤络,使该市能够提供新的服务。
芝加哥改造项目可能会成为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最大的固态照明(SSL)改造之一。户外照明库存总计348,500盏灯具,包括芝加哥市和芝加哥公园区所有的街道、小巷、高架桥、通路、湖前设置等。这些机会负责安装和维修各自的照明灯具。
全球汰「白」潮掀起LED光明起义
如何使能源消耗高、使用周期短的白炽灯「与世长辞」,让节省高效能的LED灯全面上场,的确是许多国家确切研究履行的重要课题。
欧盟、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各国都陆续制定出全面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将白炽灯的禁用范围由产业用领域逐渐推动至民用室内照明领域。
其中,中国早于2011年11月发布《中国逐渐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计划从2012年10月1日起制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2014年10月1日起制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和2016年10月1日起制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换言之,白炽灯的光快将不再出现于中国的版图。
LED照明掀淘汰战技术、资金成关键武器
行内人士指出,科技的快速发展令LED照明行业技术门坎愈降愈低,令行业面对杂乱无序、良莠不齐的局面,「未来3年LED照明将踏入高速增长,同时亦步入洗牌期,当中4类企业将首当其冲被淘汰,包括现金匮乏、没有核心技术优势、过度迷信电商管道及狂热开辟管道的企业。」
同方股分收购真明丽、茂硕电源近2亿购方正达55股权、长方照明购买康铭盛60股权、珈伟股分收购中山品上照明、勤上光电收购彩易达51股权接连合并收购消息,使行业格局逐步确立。
「在全球都需要LED照明的大前提下,具有充裕资本、无可取代的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冲破旧有的发展屏障,成为真正的赢家。」业内人士说。
要数全球最领先的LED品牌,飞利浦照明可算是行业的佼佼者。飞利浦照明是公认的全球照明市场领导者,在创新(LED)照明解决方案的研发、制造和运用方面有着丰富的专业经验。近日,飞利浦照明还推出物联(InterofThings)概念下基于路的LED「智慧」照明解决方案。该方案允许用户随时随地控制家居照明,也允许用户通过智慧手机或平板电脑创建并控制家居照明,适用于iOS和安卓移动平台。
飞利浦照明自2014年9月宣布从飞利浦团体拆分以来,以专业化更明晰的姿态出现,分拆后的飞利浦照明解决方案公司,尝试进入相邻上下游市场,加强其在LED光源、灯具及智慧互联照明系统和服务领域现有的市场地位,同时有可能吸引全球尤其是中国资金实力雄厚的潜伏买家注意,以灵活方式进入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