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带你了解
糖尿病de眼部病变
年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人”。为积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医院“葡萄堂”分享一期关于糖尿病引起眼部病变的专题内容。
话题
中国有多少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有多大危害?
糖尿病会导致眼睛不好吗?如何处理?
糖尿病患者应该做什么?
01
中国有多少糖尿病患者?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估计:
年全球每11个成年人中有1个患有糖尿病(20-79岁,约4.15亿成年人);至年,这一估计预计将增长50%以上,达到6.42亿。
TOP1中国糖尿病患者1.亿
02
糖尿病有多大危害?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大类。
急性并发症容易导致昏迷,致残致死率非常高,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包括低血糖症、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比如中风、冠心病、下肢血管病变;微血管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导致看不见,视力下降不可逆转,还有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03
糖尿病会导致眼睛不好吗?
糖尿病相关眼部并发症主要包括:干眼、角膜知觉减退,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糖尿病性屈光不正,糖尿病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干眼:糖尿病患者角膜、结膜上皮细胞形态病变以及角膜上三叉神经末梢病变可影响泪膜,引起泪膜功能不稳定导致眼睛干涩甚至角膜上皮缺损(如左图)。如出现眼睛干涩疼痛,应及时眼科门诊就诊,合理使用人工泪液,同时减少玩手机时间,此外也需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稳定。
角膜上皮缺损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多见于老年人,属于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多突然出现复视(看东西2个影)、斜视、上睑下垂(眼皮挂下来)或者眼周疼痛。出现这种情况时,除控制血糖稳定外,还需及时眼科就诊,予以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针灸等治疗。
上睑下垂
斜视
糖尿病性屈光不正:高血糖可增加眼内容物屈光度,使眼睛近视化变化,从而出现视力下降、眼镜度数改变,血糖下降时可恢复正常。故不应使用大量含糖或升糖食物,出现这种情况及时眼科就诊,明确眼病,同时控制血糖稳定。
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血管屏障功能受损,易诱发葡萄膜炎,且炎症反复发作或病情慢性化。因而,当出现突发眼红眼痛视力下降时,应高度警惕糖尿病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性葡萄膜炎属于眼科急诊,应及时眼科门诊就诊,予糖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局部治疗,治疗及时效果显著,若延误治疗,可能致盲。
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
糖尿病性白内障:高血压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混浊,加速白内障到来。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眼部病变之一。如出现糖尿病性白内障,可根据情况择期手术。滴用眼药水无法延缓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网发病率44--51.3%。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机率越大。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病,加上不好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机率越大。当损害严重时,眼睛发生较大面积毛细血管闭塞缺血,导致视网膜水肿,进一步诱发新生血管,而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导致大量玻璃体积血、机化、导致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期(可逆)和增殖期(不可逆)。
因此每位糖尿病患者均需要每年至少一次眼科检查,血糖不稳定的患者至少每半年一次眼科检查,而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则需要遵医嘱眼科检查,并根据病情接受口服药物改善微循环、玻璃体腔注药术、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切除术等治疗。
04
糖尿病患者应该做什么?
1.健康饮食,适当运动;
2.控制血糖稳定:空腹血糖<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3.控制血压低于/90mmHg;
4.控制血脂,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
5.定期眼科、内分泌科等相关专科检查。
糖尿病眼部病变的预防与治疗
你Get到了?
“葡萄堂”是一个以眼病科普为初心,以公益医疗为手段,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医学团队。每月定期开展眼科知识讲座,在公众平台分享科普知识,现场聆听患者最真实的心声,记录患者最直白的言语,帮助患者解决心中疑虑,医患携手共同面对并战胜疾病。
葡萄堂堂主简介
王毓琴,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温州医医院葡萄膜病专科主任。曾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hiley眼科研究所进修。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疾病防治分会委员。擅长各类葡萄膜炎、眼底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
周一、周三全天,周二、周四上午
文字/戴玛莉
排版/刘茹茹
注:葡萄堂原创
转发请注明出处!
更多科普,更多活动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