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世纪以来,肥胖在全球呈现蔓延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肥胖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快速攀升,已成为威胁现代社会公共健康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如今,中国的肥胖人口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其中男性万,女性万。美国则以万男性和万女性位列第二。
你是肥胖患者吗?肥胖的评价及诊断标准1体质指数
我国成年人BMI标准为:低于18.5kg/m2为体重过轻,18.5-23.9kg/m2为体重正常,24-27.9kg/m2为超重,28kg/m2或以上为肥胖。
诊断
体成分部分
临床部分
正常体重
BMI25kg/m2(BMI<23在某些种族人群中)
超重
BMI≥25-29.9kg/m2(在某些种族人群中,BMI23-25和腰围增加)
无肥胖相关并发症
1级肥胖
BMI≥25-29.9kg/m2
无肥胖相关并发症
2级肥胖
BMI≥30-39.9kg/m2(在某些种族人群中,BMI23-25和腰围增加)
存在1种或多种轻度至中度肥胖相关并发症
3级肥胖
BMI≥40kg/m2(在某些种族人群中,BMI23-25和腰围增加)
至少存在1种重度肥胖相关并发症
BMI
2腰围
腰围(WC)是反映身体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常用来衡量腹部肥胖程度,特别是对于那些体质指数虽然正常,但腹部脂肪过多者。
分类
体质指数
kg/m2
腰围(cm)
男:<85
男:85-95
男:≥95
女:<80
女:80-90
女:≥90
体重过低
<18.5
—
—
—
体重正常
18.5-23.9
—
增加
高
超重
24.0-27.9
增加
高
极高
肥胖
≥28
高
极高
极高
WC
3体脂含量测定
评价肥胖最准确的方法是测定身体内的实际脂肪含量,如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法、磁共振成像术等方法测定体成分。
性别
年龄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男性
不分年龄
20%以上
25%以上
30%以上
女性
6-14岁
25%以上
30%以上
35%以上
15岁以上
30%以上
35%以上
40%以上
体脂含量
4内脏脂肪面积
内脏脂肪面积(VFA)是内脏脂肪的横截面积,如果内脏脂肪面积超过cm2表明腹部肥胖。特别是对于那些体质指数虽然正常,但腹部脂肪过多者,内脏脂肪面积(人体成分分析仪可测得)能明显体现出你是否是一位“隐形的胖子”。
过多的内脏脂肪有两大健康危险,首先,过多的内脏脂肪会挤压腹腔内各脏器,限制和影响内脏的功能和活动。再来,内脏脂肪一旦存储过多,就会使脂肪溢向血液,导致高胆固醇和高中性脂肪的病症,因此患脂肪肝、高脂血症等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升高。另外过多的内脏脂肪妨碍胰岛素正常生理功能,降低糖代谢,从而提高糖尿病发病危险。
内脏脂肪面积
体重管理科门诊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
门诊位置:医院门诊楼二楼内分泌科
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目前是全世界第一,作为“富贵病”的糖尿病患病率如此之高,是指我国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不止是这样,这与我国本身的文化密切相关。开心了要吃,过节了要吃,朋友聚聚要吃,谈生意也要吃,总之就是一个字,吃。毫无节制的吃完了,病就找上门来了。
所以在糖尿病的护理中,饮食和减重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患者对医生的嘱托,好像并不“来电”,反而更相信朋友圈的各种谣言。比如下面这些,许多患者分分钟就相信了:
“碳水化合物就是糖,不能吃”
“不吃甜食血糖就不会升高”
“少吃一顿饭就可以少吃药”
“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就更有利”
“只吃肉不吃主食就可以减肥”
而事实呢?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主食过少是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过激、脑子变慢的元凶;长期缺少碳水化合物还可能引起饥饿性酮症,导致严重后果。WHO建议,糖尿病患者必须吃碳水化合物,且应保持在50%~60%的合理比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指出,碳水化合物应占糖尿病患者每日饮食的55%~60%,蛋白质占10%~15%,脂肪不超过30%。少吃高升糖指数的食物(精加工的食物)并不等于少吃碳水化合物。所以,谣言而已,相比之下,医生的话才更可靠。
而对于真正想要减重的患者,应先重视总热量,营养成分结构次之,要遵循以下几点:
1.坚持规定热量的目标比营养成分构成本身对减肥更加重要。
2.当热量限制的水平保持不变,大量营养成分的构成并不有助于减肥。
3.只有遵守规定的饮食水平与减肥有关。
4.在相同的减肥方案下,根据不同目的,可以选择减轻某方面营养成分的饮食来改善代谢与心血管风险。
“减肥困难户”有救啦!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体重管理中心以来,先进行人体成分分析:为你量身定制的体重管理方法,并开展非药物干预减重,使你的减肥变得舒适轻松。来源一附院营养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