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疾病判断

廖品正四川走出的西部首位眼科国医大师

前记:7月20日,刚荣获“国医大师”的廖品正教授将走进省中医药管理局干部暑期培训班课堂,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大医精诚精神》为题为所有学员授课。

作为全省中医行政主管部门,省中医药管理局一直致力于四川中医药人才的积蓄和培养。此次特邀廖品正教授前来授课,正是希望能以中医前辈的奋斗历程和敬业精神,感召全省中医药工作者更踊跃地投入中医药奋斗浪潮,助推四川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实现美丽富强中国梦四川篇章!

她,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受家世熏陶,立志秉承家学,治病救人;

她,学于中医药大学,为理想而战,放弃保送清华北大机会;

她,业于中医眼科,从医53载,临床与学术水平蜚声海内外;

她,是廖品正,中医眼科界一代名医!

“我很幸运,我选择并从事了我一生所热爱的中医药事业”——廖品正

6月29日,北京京西宾馆“表彰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大会现场,我省廖品正教授荣膺“国医大师”光荣称号。

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廖品正教授业医生涯53年,也见证了四川中医药尤其是中医药眼科发展的53年历程。

家学渊源,梦之起点

廖老出身中医世家,祖父廖志鸿是成都颇负盛名的老中医,深谙中医典籍,尤长温病。祖父仁心仁术,患者崇拜,同行尊敬。廖品正自幼饱受熏陶,因而深信和热爱中医。年,廖品正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本有机会保送到清华、北大,但已情定中医的她竟将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全部填写了刚建校两年的成都中医学院,当时,“浪费”保送名额的她着实惹得校长和老师们生气。得遂理想志愿的她一心一意进入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六年制本科学习,师从国内著名中医眼科专家陈达夫教授,随后留校任教。

求学大师,从零开始

陈达夫教授是眼科大家,年轻气盛的廖品正也有喷薄的热情,可架不住年轻的中医药学院连一个眼科教研室都没有的现实。廖老回忆,当时学校只发给了她一张放在外科教研室里的桌子,没有教研室、没有教材、没有教学模型,更别提其他,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廖老挽起了袖子,从去堆积如山库房找桌椅,到自己画教学挂图,到市场上买动物眼球,到自己动手编写油印教材,再到录取第一批学生、培养第一批研究生、到眼科学院独立成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申报与建设,在廖老及众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医眼科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发展了起来,最终成为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龙头学科之一。

学贯中西,推陈出新

家学的渊源、拜师陈达夫先生让廖老积累了传统中医的深厚底蕴,而现代医学的发展又给了廖老更广阔的施展天地。她致力于将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诊疗方法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先进的科学方法渗透到中医里去,推动中医的发展。她在继承祖传和古人中医药的过程中,遵古而不泥古,脉因诊治、处方用药等均力求在古人识病辨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她指导建立了我国首个消渴目病中医防治临床指南及标准,主持国家“九五”攻关科技计划,自拟“虚瘀并治”复方,带领团队开发上市了我国首个糖网病中药新药“芪明颗粒”,疗效优于西药,开启了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新药的中医药防治糖网病的系列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广泛应用于临床,使上千万糖尿病患者受益,让国内外眼疾患者解除病痛困扰,重获光明,名气蜚声海内外。

钟情一世,奋斗不息

廖老已年近八旬,如今的她,更多的精力在于传承和延续。廖老说:“五千年的中医药学术与文化传承到我们手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而对于如何“传承”,她表示,一代一代培养更多的人才应该是首要目标。她将和她培养的20多名学生一起,为中医眼科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四川中医药发展添砖加瓦。

赞赏

长按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jbpd/1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