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花满红楼桂花情疏迹远只留香桂花,又名“月桂”“木樨”,俗称“桂花树”,木樨科木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屈原《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苑,获得成功。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元代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描写了窗前植桂的情况。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我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桂花树经过长时间的自然生长和人工培育的干扰,现在已经演化出很多的桂花品种,经过我国植物学家的广泛调查与研究,大致将桂花树分为四个品种,即丹桂,金桂,银桂和四季桂。其中丹桂,金桂和银桂都是秋季开花,又统称为八月桂。丹桂分为满条红,堰红桂,状元红,朱砂桂,败育丹桂和硬叶丹桂。丹桂花朵颜色橙黄,气味浓郁,叶片厚,色深。一般秋季开花且花色很深,主要以橙黄、橙红和朱红色为主。金桂又分为球桂,金球桂,狭叶金桂,柳叶苏桂和金秋早桂等众多品种。金桂花朵为金黄色,且气味较丹桂要淡一些,叶片较厚。金桂秋季开花,花色主要以黄色为主(柠檬黄与金黄色)。银桂分为玉玲珑,柳叶银桂,长叶早银桂,籽银桂,白洁,早银桂,晚银桂和九龙桂等等。银桂花朵颜色较白,稍带微黄,叶片比其他桂树较薄,花香与金桂差不多,不是很浓郁。银桂开花于秋季,花色以白色为主,呈纯白,乳白和黄白色,极个别特殊的会呈淡黄色。四季桂分为月月桂,四季桂,佛顶珠,日香桂和天香台桂。四季桂,也称为月月桂,花朵颜色稍白,或淡黄,香气较淡,且叶片比较薄。与其他品种最大的差别就是它四季都会开花,但是花香也是众多桂花中最淡的,几乎闻不到香味。《红楼梦》里,大观园中就种植着很多桂花,第七十五回“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贾母和全家赏月,“贾母便命折一技桂花来,叫个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可见桂花随处可见。桂树的果实入药有化痰、生津、暖胃、平肝的功效。枝叶及根煎汁敷患处,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风湿麻木等症。桂树的木材材质致密,纹理美观,不易炸裂,刨面光洁,是良好的雕刻用材。桂花芳香,味辛,可入药,可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桂花的实用在《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里就提到,“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是进上的贡品,盛在一个三寸大小的玻璃小瓶里,连心疼儿子的王夫人也不大舍得给宝玉吃,怕他糟踏了好东西。“袭人笑道:‘好金贵东西!这么个小瓶儿,能有多少?’王夫人道:‘那是进上的,你没看见鹅黄笺子?你好生替他收着,别糟踏了。”除了实用,《红楼梦》中的桂花还有着作者的隐喻。《红楼梦》第五回,“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厨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前一首判词,“空云似桂如兰”是写袭人的,袭人原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深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第二十八回宝玉、蒋玉菡、薛蟠、云儿、冯紫英以悲愁喜乐四字行酒令,蒋玉菡“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木樨即桂花的别称。后一首判词,“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一句中的“两地生孤木”暗含一个“桂”字,意指“夏金桂”,自从夏金桂嫁给薜蟠,香菱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终于被折磨致死。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叫做“蟾宫折桂”。相传蟾宫中有桂树,隋唐科举考试以来牵合两事,遂以“蟾宫折桂”谓科举应试及第。《红楼梦》第九回就写到黛玉揶揄宝玉:“彼时黛玉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但哪知宝玉根本就无意于科举功名。第三十七回,宝玉因送桂花博得了贾母的称赞,“秋纹笑道:‘提起瓶来,我又想起笑话。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原是自己要插瓶的,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己先顽,巴巴的把那一对瓶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个人拿着,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又进一瓶与太太。谁知他孝心一动,连跟的人都得了福了。可巧那日是我拿去的。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桂花树下闻笛,贾母的一番品笛妙论实在精当,但也确实凄清了些。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贾母因见月至天中,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又将十番上女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然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花月虽好,但却也掩盖不了贾母的伤感悲凉,那浓浓的花香化不开人生的一段深感悟,毕竟桂花开了,秋风凉了,而人到了晚年也不再觉得桂花的热烈,反倒有些凄凉感伤。黛玉自称草木之人,桂花开时,秋意不尽,敏感到霜刀风剑的黛玉一样会生出悲来。第八十七回“感深秋抚琴悲往事”:“正说着,忽听得唿喇喇一片风声,吹了好些落叶,打在窗纸上。停了一回儿,又透过一阵清香来。众人闻着,都说道:‘这是何处来的香风?这像什么香?’黛玉道:‘好象木樨香。’探春笑道:‘林姐姐终不脱南边人的话,这大九月里的,那里还有桂花呢。’黛玉笑道:‘原是啊,不然怎么不竟说是桂花香只说似乎像呢。’湘云道:‘三姐姐,你也别说。你可记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在南边,正是晚桂开的时候了。你只没有见过罢了,等你明日到南边去的时候,你自然也就知道了。’林黛玉触物伤情,感怀旧事,“因史湘云说起南边的话,便想着‘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不少下人伏侍,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香车画舫,红杏青帘,惟我独尊。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不知前生作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一面思想,不知不觉神往那里去了。”人之情,关桂花何事?作者巧借桂花开落写尽了人世变迁,世事随着时光改易,敏感的人心情何以堪。就像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放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风韵独特,“暗淡轻黄”,颜色并不艳丽,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何必要那浅浅的碧绿色和深深的红色,像桂花这样自然就是花中一流的好花了。桂花确实正好用来托物寄情。但是,《红楼梦》里的另一支桂花确实有些玷辱了“桂花”这一个美好的名字。夏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起来。先时不过挟制薛蟠,后来倚娇作媚,将及薛姨妈,又将至薛宝钗。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寻隙,又无隙可乘,只得曲意俯就。一日金桂无事,因和香菱闲谈,问香菱家乡父母。香菱皆答忘记,金桂便不悦,说有意欺瞒了他。回问他‘香菱’二字是谁起的名字?香菱便答道:‘姑娘起的。’金桂冷笑道:‘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就不通。’”最后,夏金桂将香菱的名字改作了秋菱。正枉费了一个金桂的名字,香菱这一朵菱花终于敌不过那所谓的金桂,最终被折磨至死。看来一个与美好的物事同着的一个美好的名字,其背后也可以那样的不堪。只是这些,并不关桂花本身什么事情。年7月28日潇湘写于澡雪堂文章摘自阳光出版社潇湘的《红楼花影》图片来自堆糖网此刻君辛勤整理,转载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此刻君(cikejun)
香滿红楼(壹)海棠红妆夜未眠
香滿红楼(贰)花解怜人花亦愁
香滿红楼(叁)日边红杏倚云栽
香滿红楼(肆)香梦成酣醉芍药
香满红楼(伍)雪是肌肤玉是魂
香满红楼(陆)玫瑰不关情和意
香满红楼(柒)榴花开处照宫闱
香满红楼(捌)千古高风说到今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治的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jbpd/1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