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疾病判断

鹅鸭瘟病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鹅鸭瘟病又称鹅病毒性溃疡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症状以高热、流泪、头颈肿大、泄殖腔溃烂、排绿色稀便和两腿发软为特征。本病在过去只有少数病例与报道,但近年来在广东、广西和海南已逐渐发展为地方性流行。

  

  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鹅均可发病,但以15?50日龄的鹅易感性高,死亡率达80%左右;成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环境条件而定,一般10%左右,但在疫区可高达90%?%。

  

  病初体温升高到42?43°C,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两脚发软,伏地不起,翅膀下垂。特征性症状是眼睑水肿、流泪,眼周围羽毛湿润。眼结膜充血、出血。另特征性症状是头颈肿大,鼻孔流出多量浆液、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常仰头、咳嗽,腹泻,排黄绿、灰绿或黄白色稀便,粪中带血,肛门水肿,泄殖腔黏膜充血、肿胀,严重者泄殖腔外翻。患病公鹅的阴茎不能收回。将病鹅倒提时,可从口中流出绿色发臭黏稠液体。一般2?5天死亡,有的病程可延长。成年鹅多表现流泪、腹泻、跛行和产蛋率下降。

  

  鸭瘟病毒存在于病鹅的排泄物、分泌物、各内脏器官、血液、骨髓及肌肉中,以肝和脾含毒量最高。病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吸血昆虫叮咬感染。自然情况下,都是有与发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感染发病,先鸭群发生,后鹅群感染。病鸭、病鹅及其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是本病的传播途径,被污染的水体以及饲料、饮水、用具等均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鹅鸭瘟病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和控制本病主要靠平时的综合防疫措施。因此,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鹅群三方面人手。

  

  (1)加强消毒。对鹅舍、运动场、水池等定期消毒。本病毒对热和普通消毒药都敏感,56°C10分钟、80°C5分钟死亡,1%?3%氢氧化钠溶液、10%?20%漂白粉溶液和5%甲醛溶液均能较快杀灭该病毒,75%酒精5?10分钟、0.5%漂白粉30分钟和5%生石灰30分钟都能减弱病毒的毒力或杀灭病毒。

  

  (2)不从鸭瘟疫区引鹅,鹅与鸭分群饲养,避免同饮一池水。

  

  (3)接种疫苗。受威胁区、疫区的鹅,应用鸭瘟弱毒苗预防接种,方法是:15日龄以下雏鹅用鸭的15倍剂量;15?30日龄雏鹅用鸭的20倍剂量;30日龄以上鹅用鸭的25?30倍剂量;后备种鹅于产蛋前用鸭的30倍量肌内注射。免疫后3?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6个月,种鹅每隔半免疫一次,肉鹅免疫两次即可。

  

  (4)发病时的控制措施。发生鸭瘟的鹅群,及早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减少损失。

  

  ①使用鸭瘟高免血清,小鹅0.5毫升,成鹅1毫升,体形较大的鹅2?3毫升,肌内注射。

  

  ②同时或单独使用鹅专用干扰素肌内注射,剂量按瓶签说明。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怎样治疗白癜风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jbpd/1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