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目前的DR分期,是将中国年的DR分型与国际分型标准相结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分为非增生性DR(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与增生性DR(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NPDR与PDR又分别分3期。
NPDR分3期:年传统分型中的单纯性I,II,III型改为与国际分型中对应的轻,中,重度。删除了传统分型中用(+)代表严重程度的描述方式。美国皇家指南、国际ICO指南以及加拿大指南均采用相似的分型方法。
分期
病变程度
特点
Ⅰ期
轻度非增生期
仅有毛细血管瘤样膨出改变
Ⅱ期
中度非增生期
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可合并以下任一病变:
?视网膜出血
?硬渗
?棉絮斑
Ⅲ期
重度非增生期
有以下任一视网膜病变:
?出血点:每个象限≥20个
?明确的静脉串珠样改变:至少2个象限
?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ntraretinalmicrovascularabnormalities,IRMA):至少1个象限
PDR也分3期:与NPDR的制定方式相似,保留了中国年分型中将PDR分为IV,V,VI三型,同时,将国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指南中的PDR高危特征的概念,融入到增生早期的定义中。
出现视盘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并伴发出血是PDR进入高危期的特征,同时该期尚未发生纤维膜或并发牵拉视网膜脱离,因此尚处于增生早期。
分期
病变程度
特点
Ⅳ期
增生早期
出现以下任一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neovascularelsewhere,NVE):大于1/2视乳头直径(discarea,DA)
?视乳头新生血管(neovascularofthedisc,NVD):大于1/4-1/3DA
?视网膜前出血或者玻璃体出血:当伴有两者中一种时,称为“高危增生型”
Ⅴ期
纤维增生期
出现纤维膜,可伴有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体出血
Ⅵ期
增生晚期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合并纤维膜
?可合并或不合并玻璃体积血
?也包括虹膜和房角的新生血管
注:我国原DR指南的Ⅳ期和Ⅴ期对应的分别是:红色花边型PDR(FloridPDR):以视网膜新生血管为主要特征;胶质增生型PDR(GlioticPDR):以纤维血管膜或纤维膜为主要特征。新的分型中将这两种分型单独提出,是通过增生组织的主要成分对PDR的独立的分型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实例
图1
DR-Ⅵ期
特点: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图2
DR-IV期
特点:视网膜新生血管增生(NVE),NVE范围大于1/2DA。
提示:在DR-IV期,即增生早期中,若出现视网膜前出血或者玻璃体出血的任意一种病变,则为“高危增生型”。
图3
DR-III期
特点:视网膜多象限出血(黑色箭头,每个象限≥20个);FFA可见静脉串珠(白色箭头,至少2个象限)以及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红色箭头,至少1个象限),“4:2:1原则”。提示:见到IRMA改变,就是重度NPDR;出血改变可见于中度及重度,所以要结合范围定分期,每个象限≥20个时,为中度NPDR;静脉串珠也是重度NPDR的典型表现,眼底检查与FFA均可见静脉串珠样改变。静脉串珠以及IRMA均是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图4
DR-Ⅰ期
特点:散在少量暗红色点状微血管瘤(白色箭头);
提示:轻度NPDR仅见微血管瘤样改变
图5
DR-Ⅱ期
特点:后极部散在暗红色点状微血管瘤(白色箭头),出血斑(黑色箭头);FFA示,后极部散在大量微血管瘤性强荧光(白色箭头)及斑片状出血遮蔽荧光(黑色箭头)。
提示:中度NPDR除了微血管瘤外,还可见少量出血,或者硬渗,棉絮斑等。
以上这些眼底图像您都会看吗?
--
源自德国,原装进口,应高端需求而生——RIESTER(里斯特)
先进轻便易用耐久传承
5年无需维修!10年无需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