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糖的世界中,巴西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出口冠军,它的减产也是今年糖价飞涨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巴西之外,另有三个国家可以合力撬动糖市,它们就是泰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今天,我们就来重点看看,这三大出口国目前有没有制约全局的能力。
在出口市场上,泰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可以占到全球份额的28%,足以和巴西以及其他国家共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要想把制约力发挥到最大,这三个国家作物状态和天气条件的匹配要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共同进退。
首先来看占比16%的泰国。泰国的甘蔗通常要在12月进入成熟期,而现在正处于最关键的生长期,此时作物是极度需水的。
而从未来一段时间的降水预报来看,雨水非常的配合,要多于往年,给了甘蔗湿润的环境。因此泰国方面对糖市的作用是利空的。
与泰国不同,澳大利亚目前正处于甘蔗的成熟收割期,需要的是干燥。
而在甘蔗产区,也就是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的东部沿岸,未来一段时间降水大部偏少,将维持干燥,有利于收割压榨。澳大利亚的利空还不止于此。
由于去年7-12月的种植期,产区降水不多,温暖干燥,甘蔗种植面积扩大了40%,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万吨,出口也会攀升至万吨,达十年来最高。这也会使得澳大利亚在利空方面更有话语权。
急于 好在10月中旬以后,西南季风急流勇退,虽然偏晚了一个月左右,但赶在成熟期之前带来干季,也令印度在糖市投出了利空的一票。
虽然三个国家的甘蔗发育期不同,但难得的是,未来天气给力,使得这三国共同利空糖市。即使供不应求仍是全球大势所趋,但有了这番利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期糖将受到拖拽,震荡运行。来源:中国兴农网
我国糖料产业将迎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新年度我国糖料种植面积急速下降的势头有止步迹象,食糖供求形势好转。糖料播种面积在经历/16年度大幅调减后开始企稳。/16年度糖料播种面积比上年度调减万亩,降9.1%;/17年度糖料面积稳定在2.15亿亩,甜菜扩大43.5万亩。/17年度食糖产量预计万吨,比上年度提高30万吨。近3年,食糖进口量稳定在万吨。国际糖价和国内糖价均有回升,10月预测/17年度食糖消费量1万吨,比上月下调20万吨。食糖消费量稳定,产消缺口约万吨,/17年度储备糖数量预计下降万吨。总体看,在经历连续两年深度调整之后,随着食糖价格的触底回升,国内食糖供过于求、库存高企的压力将大为缓解,糖料产业发展在经历结构调整“阵痛”期后将迎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农民日报)
机械化让云南甘蔗生产走出“牛耕马拉”
经报记者李利军
“甘蔗全程机械化应用,让每亩甘蔗生产的劳动力成本由元下降了元,为云南甘蔗机械化生产全面推广应用开启光明前途。”10月17日,就甘蔗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机械化将让甘蔗生产走出“牛耕马拉”这一状态。
甘蔗生长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据统计,我省每亩甘蔗劳动用工30个以上,主要集中在耕、种、管、收四个环节,加之山区欠发达,环境艰苦,牛耕马拉也就成为替代人力的原始工具。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甘蔗产区劳动力严重不足,甘蔗生产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已严重制约了蔗糖产业的发展。统计显示,我省每吨甘蔗价为元,其中用工成本突破元,以人工为主的甘蔗生产导致甘蔗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云南蔗糖产业发展制约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如何让甘蔗产区的农民从“牛耕马拉”的生产状况中解放出来,机械化成为时代选择,也成为优势产业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年,“甘蔗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列入云南省重点科技专项,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联合新天力机械制造、英茂糖业、临沧南华糖业3家公司承担了这一课题。课题针对云南甘蔗产区的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从甘蔗农机装备的研发、先进甘蔗作业机械的引进应用、甘蔗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的应用、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与组织方式、甘蔗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应用等5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为我省甘蔗机械化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模式和科技支撑。目前,课题成效已逐步显现:
——成功研发出适宜云南山地作业的甘蔗机械。研究开发出2CZ-2A和2CZ-2B型甘蔗种植机、山地甘蔗挖沟机、高地隙植保喷药机、3ZD7.3手扶式甘蔗中耕培土机、4ZL10型-4ZL28型甘蔗装载机(装车机)通过云南省推广鉴定。甘蔗耕种管相关机具,目前已在云南蔗区推广应用多台套。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甘蔗作业机械到云南进行试验示范应用。成功引进3种甘蔗收割机在陇川和勐海等地作业,引进了高地隙拖拉机、激光平田机、深耕深松监测系统、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甘蔗植保飞机、甘蔗收获机、DFL-I型自走式粉垄深耕深松机等机型在云南蔗区进行作业试验,目前已经筛选出适合我省蔗区作业的中耕培土机、激光平田机等机型5种。
——研究形成甘蔗全程农业机械化的配套农艺耕作技术。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大量科研试验,筛选出粤糖55号、粤糖60号、云蔗05-51等适宜甘蔗全程机械化栽培的甘蔗新品种,形成了《云南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技术规范》,指导全省进行甘蔗机械化作业。
年以来,云南省以勐海和陇川为核心,以研究与引进的甘蔗全程机械为核心,以研究形成的甘蔗农机配套耕作技术为标准,在两县试点万亩甘蔗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让每亩甘蔗生产的劳动力成本由元下降了元。根据9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提质发展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要求“到年,择优选择5个亩以上的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着力推进蔗区深耕深松作业和甘蔗机械收获实践,力争全省甘蔗深耕深松作业面积达50万亩以上,甘蔗机械收获取得实效。”这为甘蔗机械化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支撑。
“以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科研成果为支撑,在全省主产蔗区建立21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引领云南现代甘蔗产业的发展。”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就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科研成果的未来应用充满希冀,他表示,全程机械化有望让云南甘蔗生产在不久的未来,真正走出“牛耕马拉”这一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