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饮食保养

糖尿病血糖管理好工具持续葡萄糖监测

<

原创掌健识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之一,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葡萄糖监测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相比点的指尖血糖监测,它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发现传统指尖血糖监测不易发现的低血糖和高血糖,更好掌握血糖波动的规律。随着科技的发展,血糖监测技术朝着更精准、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持续葡萄糖监测广泛的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受到广大糖友的喜爱。持续葡萄糖监测有以下优点:

1

指导饮食,认知食物升糖效应。

比如,广大糖尿病患者经常困惑我该怎么吃东西,多数的医生会教你一个饮食的规则,比如“总量控制,食物种类多样化,少吃多餐等”,但具体到每天早餐该怎么吃,特别是既能吃上你喜欢吃的东西又能把握好度血糖控制平稳,非要患者亲自尝试不可,这时候持续葡萄糖监测就能提供一个很好的自我认知工具。比如患者早餐吃2个馒头(图1),通过持续动态血糖监测,可以通过图谱的形式清晰的看到血糖什么时候开始升高,最高到多少,能维持多久时间,患者自己发现吃了两个馒头后血糖明显升高,改为一个馒头加一个鸡蛋后血糖变得平稳,那患者以后就知道适合他控制好血糖的早餐是一个馒头一个鸡蛋,这样患者会有自己掌握饮食调整的乐趣,达到血糖控制理想的境界即既能控制好血糖又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美食。这就是持续动态葡萄糖糖监测用于指导饮食的好处。

图1:持续葡萄糖监测指导饮食2

发现隐匿性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3.9mmol/L叫低血糖,低血糖可以引起机体产生饥饿感、心慌、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反复低血糖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功能受损,反复的低血糖可使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比如患者低于2.8mmol/L患者还是没有感觉那就是非常危险,尤其在夜间。传统的指尖血糖监测除非在检测时发现低血糖,在检测的间隙没法发现低血糖,尤其甚至对血糖的调节带来假象错误的认识,比如患者早餐前发现高血糖,实际上是夜间低血糖导致的,如果单凭早餐前的高血糖就认为晚餐前的基础胰岛素剂量不够,加大剂量就有可能更加低血糖发生,治疗上也是南辕北辙。而便捷的“全景式”的血糖监测方式使隐匿的低血糖无处可躲。

图2:持续葡萄糖监测与指尖血糖监测的区别和优势3

指导药物治疗。

如今,越来越多的持续性葡萄糖监测仪器使用“图谱”和“智能化解读”形式呈现给医生和患者,这样使得血糖生动易懂。而持续葡萄糖监测结合饮食运动及药物记录,方便医师及患者快速调整降糖药物方案,使血糖平稳。

图3:持续葡萄糖监测指导脑梗患者药物治疗4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持续葡萄糖监测具有便捷性、舒适性、相对无创性等优势,使患者摆脱以往指尖血糖监测带来的痛苦,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持续葡萄糖监测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与传统的自我血糖监测技术相比,犹如“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区别。因为持续葡萄糖监测的全面、相对无创、便捷、舒适等优势,日益呈现替代传统的自我血糖监测的趋势。帮助糖尿病患者指导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糖友的自我管理能力。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

执笔:赵晓龙医院内分泌科

审核:彭永德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社会团体,以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医学知识普及为己任,一直以来坚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属各专科分会积极响应学会号召,集中全市最优秀的医学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全方位推进医学科普宣传。上海市医学会于年获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称号,将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和义务,继续着力于向人民群众传播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基地建设成更为优质、更受欢迎的医学健康科普家园。

原标题:《糖尿病血糖管理好工具-持续葡萄糖监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ysby/22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