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叹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很多新鲜的事物和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变迁,曾经感觉特别熟悉的东西也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我们的生活。有些东西,我们曾经觉得很普通很常见的,但是可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身影了。其实赶上这个时代大变迁而且感受最为明显的就是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人们,他们早就已经成年并且步入社会了。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有很多不可磨灭的记忆,虽然记忆依旧在但是这些记忆中的食物早就很难再见到了。小时候家里的小霸王游戏机、用钢条制作的铁环、还有记忆中大人人总是喜欢别在腰间的BB机(传呼机),在这个时代已经基本完全找不到了。或许这一切都是因为时代前进的需要,所有落后的东西终将会被淘汰,如今看起来十分落后的事物对于那个是时代的人来说却是无比必要的事物。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发展的,但是有时候往后看一看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的。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记得一个东西,它的形状就像一座宝塔的顶部一样,又有些像一个陀螺一样,这个东西对于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一定非常的熟悉,因为小时候很多人都吃过,他就是“宝塔糖”,一些人也叫做“陀螺糖”。每个地区的叫法不一样,大家小时候都认为这是父母奖励我们的一种糖果,虽然口感没有大部分糖果那样诱人,但是大家还是被它的独特形状和五颜六色的外表所吸引了。其实它并不是一种糖果,而是一种药物,一种治疗蛔虫病的药物。因为这种药物的主要治疗对象是儿童,所以说将它的外观、颜色、以及口感都向孩子们喜欢的方向去设计。蛔虫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他们主要生活在肠道附近,基本上对于它们而言,人的食物是什么它们就能够吃到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国内生活条件、卫生条件等等因素限制,很多的幼年儿童都染上了这种病。这种病的传播途径很广泛,小孩子经常会在野外或者一些其他地方轻易的就感染上蛔虫的幼虫。这种疾病不会致命,但是这种寄生虫会严重的获取到小孩子本该获取到的食物营养,从而导致一些孩子发育不良,还经常让感染的小孩子闹肚子,十分影响感染孩童的生活。于是乎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就变成了一个必需品了。面对蛔虫病,宝塔糖的治疗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基本上在服用两天之内就可以看到蛔虫被排出体外,只要持续的治疗,小孩子体内的蛔虫病是可以得到根治的。但是这个有着如此有奇效的”糖果“为什么如今没有了呢?还记得“宝塔糖”吗?80年代曾风靡全国,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国内宝塔糖的发展历程这种药物的制造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的,只要拥有相关的生产设备和原料即可,这个药物的生产过程并不需要太多的化学工艺,也不要多么精密的制作流程。但是在宝塔糖的初始生产阶段我们就遭遇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难以解决的就是原材料问题。这种药物的原材料叫做蛔蒿,在蛔蒿这种植物的体内含有一种叫做”α-山道年“的物质,经过众多的实验和临床结果证明这种物质对人体内的蛔虫有着极大的杀灭作用。从而这种植物就成为了制造药物的关键因素。这种植物在最初阶段只能生长在北极圈的一部分地区,我们国家没有种植经历,短期的尝试中也没有成功培育的经验。所以在早期的药物生产中,都是依赖进口,但是这种植物的保质期非常的短,经过采摘处理的花蕾需要进行机械烘干,或者是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风干。总之它的保质条件相对苛刻,且时效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将影响到药品质量。我们国家的大部分蛔蒿都是从那个时候的苏联进口的,还有技术以及生产药物的设备都是由苏联一手赠送的,在中苏关系十分密切的时期,药品的相关制造和发行都是很顺利的。时间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原料进口的停止,相关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撤回。那时候中苏关系已经恶化到将要开战的地步,但是幸运的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但是国内很多曾经依赖苏联的产业、技术开发、产业制造都受到了影响。其中宝塔糖的生产制造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技术和设备、再加上原材料的缺失,这药物的制造开始遇到了阻碍,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相应企业都没法生产宝塔糖。早期在苏联买回来的一些蛔蒿种子,被送往了四个不同的地方开展尝试性种植,但是其中三个地方的种植都已失败告终,只有位于潍坊的种植实验基地有了好消息。随着种植成功的喜讯传来,参与项目的专家们都十分的兴奋,因为在这个领域,这样的突破是十分重要的,为此这种植物的还被更名为“一号除虫菊”。该植物的种子被成功培育出来之后就开始推广性的种植,而且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虽然原材料问题解决了,但是设备问题依然非常的严峻,虽然设备不是非常的精密,但是对于那个时候的国内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难题。不过面对苏联方面的拒绝帮助和压迫,我方的专家和企业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前进,最后将设备问题也解决了。在药物的推广阶段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推广初期很多人都不太愿意接受这种药物,但是随着国家不断的推广和示范,大家渐渐的也接受了它的存在。后续药物的外表和包装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于是乎药物的普及和推广就完成了。这才有了我们记忆中的“宝塔糖”的出现。但是这一切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还记得“宝塔糖”吗?那个味道稍显奇怪的“糖果“,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全国,可是多年以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宝塔糖”的退场结语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药物制造速度的加快。“宝塔糖”也出现了很多的库存积压,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治疗蛔虫病的需求有所减少,这种药物的市场地位开始逐渐失去,从而蛔蒿的种植也就出现了过剩,各个地区开始停止种植。公元年,药物领域的相关研究者研究出一种叫做“盐酸左旋咪唑”的化学药物,同样具有药效而且相比而言更加的安全,自此“宝塔糖”就开始退出市场,治疗该疾病的任务也被其他药物所代替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全国各个地方的“宝塔糖”也开始相继停产,最后就这样这个曾经的儿时回忆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很多时候我们不见到这些东西的图片,我们都不会想起还有这个东西的存在,所有旧事物的退场基本都是不知不觉的。也许在未来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见用品也会消失,成为历史。这就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规律。参考资料:《周易·乾·文言》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ysby/2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