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生部门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达30%左右,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随之逐年增加。其中,大约有75%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会在15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中1/4病人有视力障碍甚至于失明。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糖网病已经成为20~60岁人群失明的首要原因。在我国,糖网病已上升到致盲眼病的第四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一种眼底疾病,它的形成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的管壁受到侵蚀,前期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内小的出血、渗出;之后血管变细、闭塞,从而使大片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了新生血管的产生。这种在缺氧环境下长出的新生血管很脆弱,极易自发破裂,大量血液流入玻璃体和视网膜,视力严重下降。新生血管周围的纤维组织还会收缩,牵拉视网膜脱落造成失明。
预防:糖尿病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
糖尿病患者为了保证运动的安全,应尽可能选择开阔的运动场地,避免对抗性强、节奏快的篮球、乒乓球等活动,以免频繁碰撞受伤。最好是选择那些体位移动相对小的运动,如养生功、太极拳、健身操、散步、游泳、匀速骑单车等。
1)糖尿病患者仅有轻微单纯性视网膜病变,通常大多数运动都是安全的,应在进行运动的时候适当降低强度。
2)糖尿病患者伴有中度或重度的单纯性视网膜病变,要限制那些会使血压升高的运动,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有屏气的运动及使头低于腰部的弯腰活动。因为这些运动,血压升高后,眼压随之升高,增加玻璃体、视网膜出血的危险。还要限制震动强度大的运动,如跳绳、快跑、拳击以及各种竞赛运动。
3)糖尿病患者合并增殖型视网膜病变者,除避免上述运动外,还应避免体位移动大的运动,如球赛、赛跑、接触性的有氧运动和举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