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以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处于忧郁状态,有些还出现焦虑与恐惧。这主要与环境变化、侵袭性处理、手术、疼痛、视力减退、眼球丧失、自身形象受到干扰有关。必要给患者进行针对性、全面性、综合性的心理指导,详细讲解疾病特点,使其正确认识,能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饮食、运动、药物护理针对高血糖、微量白蛋白尿、高血压、高血脂等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加强饮食控制和合理运动,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控。糖友平日饮食要合理控制每日总热量,3大营养素所占比例为蛋白质>15%,脂肪<30%,碳水化合物55%~65%,胆固醇摄入量<mg/d。研究者指出:膳食中蛋白质摄入量主要取决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中蛋白丢失量,伴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症者,脂肪多采用不饱和脂肪酸,盐摄入量<3g/d,糖类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避免蛋白质和脂肪过多分解。
定期眼科检查针对病程和年龄这两个不可控制的因素,研究发现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即对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内或眼睛有任何症状时,必须看眼科;有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或病变严重者,每3~6个月就医1次;视网膜病变患者定期每3个月进行1次散瞳,检查眼底血管,把握治疗时机。定期眼科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病变,避免病情恶化,特别是把握光凝治疗的时机,对保护患者视力、延缓病情发展尤为重要。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健康教育内容和实施者是影响健康教育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学会自我管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视网膜病变很难逆转,除年龄和病程是不可控制因素外,对高血糖、微量白蛋白尿、高血压、高血脂等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要给予重视,加强控制,积极治疗、监测,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