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危害体现

糖尿病不是1型就是2型揭秘糖尿病防治

《揭秘糖尿病防治误区》主编刘超,副主编李学军蔡可英张妮娅

第二章:糖尿病病诊断误区16-19(本章共30节)

16、小便泡沫一直很多,无关紧要

一般来说,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的一些有机物质(葡萄糖)或无机物质(矿物盐)使尿液张力增强,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就是蛋白尿。医院就诊,警惕是否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

17、喝水多,所以小便多是正常现象

糖友由于血糖浓度增高,葡萄糖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经肾小球滤出后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小便次数增多。此外,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亦可引起小便次数的增多,这类患者的特征是膀胱容量增大,毫升基至毫升以上也没有感觉。换言之,无法将尿液排干净,残余尿增多,膀胱可利用的容积变小,自然就出现尿频现象。女性糖友由于生理原因,常常合并泌尿系感染,男性患者在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病变和前列腺肥大后,也可由于尿潴留而并发泌尿系感染。这类患者在尿频的同时往往合并尿急、尿痛、小腹不适及尿液混浊等表现,初期可表现为夜尿增多,以后逐渐转变为全天性排尿次数增多,呈进行性加重。

所以,不能认为喝水多所以小便多是正常现象。对于没有糖尿病的人,如果长期多饮、多尿,要排查是否为以并发症起病的糖尿病。

18、糖尿病不是1型就是2型

目前,国际上把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B细胞破坏引起,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情况下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引起,妊娠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间诊断的糖尿病,非明确的显性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由B细胞功能遗传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和药物或化学试剂诱发(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感染或器官移植后的治疗)等其他原因引起。

其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最高,占90%以上。1型糖尿病尽管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却发病迟且进展慢(但呈持续性),这可能给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糖尿病诊断带来困难。不过,随着疾病的进展,诊断会越来越明确。

19、孩子16岁发病,肯定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与遗传和自身免疫相关,2型糖尿病则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后者主要发生于成人。然而,近年的趋势是,1/3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生了2型糖尿病,这与饮食不均衡、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2型糖尿病的患儿大多属于肥胖体型,所以,青少年时发病并非一定是1型糖尿病。

第二章共30节,全面解析糖尿病常见的诊断误区!

[编者按]糖尿病目前表现为明显的“三高、三低”即糖尿病患病率高、并发症患病率高、医疗费用高,而糖尿病确诊率低科学治疗率低和治疗达标率低。在现实生活中,稍有疏忽就可能会致该病的误诊和漏诊。因此,糖尿病的早期确诊对以后的病情控制尤为重要。

《揭秘糖尿病防治误区》一书主编介绍:

刘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中医药大医院教授,博导

医院糖尿病科主任

徐州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亚洲和大洋洲甲状腺学会(AOTA)委员、(AOTA)学术委员会主席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委

中华内分泌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西部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医药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江苏省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优秀医学领军人才

现医院CEO、《药品评价》副主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杂志编委,发表论文余篇,主编、参编专著37部。

感医院卓国金先生对本书的强力推荐,希望通过连载,能帮助糖友更多的了解糖尿病,走出误区,掌控糖尿病,改变糖尿病,驾驭健康,乐享人生!

您想知道的,刘超教授将一一解答!

敬请







































治疗白癜风药
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whtx/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