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危害体现

世间有一种回忆痛,叫做父母病而不知医

引子:

大家好,我是蛋蛋姐,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这个冬天,有一个正在读医科的同乡小师妹,趁着寒假来找我玩,两人找了一家咖啡馆凭窗而坐,时间未久,窗外便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来。

室内暖气和煦,两人把杯言谈,话题不知不觉转到小师妹已去世的奶奶身上,小师妹一番言谈,竟让我深深慨叹:世人医学知识的贫乏,真的会给你留下终生之痛,尤其是这种病发生在你的亲人身上,而你却毫无办法的时候。

下面这篇文章,便是我央求小师妹亲笔所写,希望大家读后,能引起思考和重视。

蛋蛋姐的读者粉丝们,非常高兴我的文章能与大家见面。

我的文笔不好,但会尽力把这个事情记录完整,目的是希望大家都学一点医学知识,虽然我们同学都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当你真的没有医学知识的时候,有时候比天打雷劈还悲惨。

这个事情,就发生在了我和我的家人身上,好多年过去了,但一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内心的伤痛总会滚滚而来。

那时候,我正初四开学,除了书包里那几本老旧的书,似乎还没有什么能占据我的心思。

直到奶奶的疾病出现,懵懂的我,第一次被卷入那种现实的悲剧漩涡里,阴影一直持续到现在,也成了我学医的动力和起始。

从小看我长大的奶奶,也就是在那一年,出现了频繁口渴的症状。

可那会儿爸妈在外工作,家里只有我和爷爷奶奶,说实话,农村老人,又有谁会拿着口医院看看呢。

这样的情况,就被我们漠然视之了。

口渴了,就只会喝水,反正喝水又不会花钱。

我们仨丝毫没有意识到病魔正在一步步逼近,依然拿着口里的渴,当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毛病。

这样的情况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奶奶频繁喝水,频繁上厕所,身体渐渐感到浑身无力。

也正是奶奶浑身没劲这个原因,促使爷爷带着奶奶去村里的卫生室问了问。

开卫生室的是我一个同村叔叔,不知那时候是因为血糖仪还没普及还是叔叔的医学专业学得太过粗糙,居然不知道向糖尿病这个方向去考虑,反而认为奶奶的不想动弹,是因为血糖低。

在那一刻,奶奶的命运就急转直下了。

回到家里,爷爷替奶奶把葡萄糖冲到杯子里,让奶奶口渴的时候就喝葡萄糖水,他们二老以为喝上几天葡萄糖,身体就会好起来的。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春天里,我只是在每周末回一次家,每次趁着晚霞推开门,看到奶奶的样子越来越憔悴,我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为什么之前那个和蔼勤劳、阳光开朗的奶奶,看上去变成现在这么个样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

短暂相处一天,转眼就是要离开奶奶去上学的时间。

奶奶煮好鸡蛋,包起来给我放到书包里,照例每周两包火腿肠。这是初中时代我的营养来源。

日复一日,周复一周。

在学校的日子过得那么漫长,我期待着周六下午离校的铃声,我想赶紧赶回去看看奶奶。

可当我回到家的那一天,愁云很快聚拢到我的身边。奶奶在晚上悄悄告诉我,她眼睛看东西看不清楚了,眼前像下雪一样变得模糊。我要趁着还能看见,多看看我这小孙女,以后瞎了,可就看不见了。

我听了之后,很是惊讶,那时候想着奶奶真的要瞎了,我吓得哭了,泪水悄无声息的浸湿了枕头。

如果换成现在的我,我知道这已经是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了。

可那个时候的我,除了学过眼睛的晶状体、睫状体、虹膜,眼睛是一架照相机外,其他的一概不知。

我赶紧给爸爸打了电话,把奶奶的情况告诉了爸爸。

第二天爸爸妈妈回来,赶医院,一查,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尤其令我感到晴天霹雳般的,医院的第二天,就瘫痪了。

一切进展的如此之快。

当初那个悄无声息的口渴多饮的毛病,居然在短短几个月间,变成了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巨大魔力。

住了十天院后,奶奶坚持出院了。

而没想到的是,病魔的肆虐,才刚刚开始。

拿上药,回到家里后,留下爷爷在家照顾奶奶,老两口一个躺在病床上,一个负责端茶倒水做饭。

难道说爷爷的照料还不尽职尽责吗?

可随着春天的变暖,夏天的到来,暑热的天气再加上不能翻身,奶奶的脊背部、臀部开始出现褥疮。

在普通人眼里,以为褥疮只是一种皮肤生疮,其实你想简单了,褥疮严重,可以把厚达几厘米的血肉腐蚀掉,露出坑坑洼洼的白腐的血肉、脓水淋漓。

每次我放学回到家里,爷爷总是不让我去奶奶屋子里,或许是爷爷担心眼前景象悲惨,怕我承受不了。

而我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奶奶整个人消瘦到皮包骨头,脸部比原先小了一圈的时候,我知道,病已至此,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奶奶最终像秋天的落叶一样随风逝去。她终于走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痛苦时日。

可你有什么办法?

或许,只有经历过这种大病、重病,见到过鲜血淋漓的人,你才会体验到生命的无常。

黛玉葬花人笑痴,那是因为黛玉把自己看成了落花。而人的生命,有时跟花何其相似,年青时一枝花苞春风摇曳,再后来在夏天努力的绽放,等到一场暴雨,花瓣零落,陷入泥土,随即而来的便是腐烂与腐朽。

可人毕竟不是花啊,哲学上讲,人是能动的,人可以掌握技能、知识、工具去对抗疾病,灾难。

可前提是你得知道啊。

学医后,我经常在想奶奶的这个案例,如果一个人有些医学知识,起码得有一点必须的保健意识,或许就不至于落得如此悲惨。

即便你不知道什么是糖网的原理,即便你不知道糖尿病可以导致瘫痪的机制,但至少你该知道,在你口里感到经常口渴时,经常想喝水且小便频多时,你要知道这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症状了啊!

当你有这些症状时,必须控糖了啊。

此时吃降糖药,积极治疗,那么人完全可以就此止住病魔前进。

你可以不知道医学知识,但是你得知道起码的护理方法,像这种不能动的病人,就需要别人不断地帮他翻身、擦拭啊,如果知道这点,也不至于病人浑身血肉破败、留下深达几厘米的疮口、受尽疼痛的折磨啊。

可是,当人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一脚一个地雷,直到炸的浑身碎骨。

中医界有一句话说的好,父母不知医为不慈,子女不知医为不孝。

回想往事,当我们思想还很懵懂的时候,您管你十分的孝心,可却没有一分的力气。

这正是古人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往事涌上心头,自责萦绕心怀。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在这个春风又近,杨花又开的春日,又想起奶奶的音容笑貌,想起奶奶不停地看我的日子,想起奶奶在炊烟中煮熟的鸡蛋。

我们希望自身有力量,在这个清冷的春日里,用知识点燃心中的暖火,战胜来犯的病魔。

蛋蛋姐说:

看完师妹的文章,真是哭了。

其实,现在真的很多人缺乏医学基本素养。

年前,医院收入一个三十四五岁的男病人,他就是得了糖尿病,但却浑然不觉,一开始症状也是光想喝水,一天能喝三暖瓶,多尿,但自己不以为意。

直到体重由在一个多月里减成,瘦了40多斤,他才直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问他干嘛不早来,那人的回答居然也是:谁知道想喝水也是病啊!我还以为就有一种人喝水多呢。

现实情况,真是让人很无奈。

我很同意小师妹的话,虽然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不知道医学知识,现实中比天打雷劈更令你百倍痛苦的事都有。

用知识武装自己,你看了N多《人性的弱点》,你看了N多《曾国藩》,你看了N多《马云》《任正非》,你看了N多《民主的细节》,但这些与你真的有那么多关系吗?

有那时间,真的劝您买一本中西医内科学看看,放在书架上,翻翻总比不翻强,即便你看不懂医学原理,但你能看懂书里所写的症状吧,有了这些症状,你就不会说出“谁知道喝水也是病”的笑话了。

蛋蛋姐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文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查看。《漫画中医糖尿病,您要不要来听听?》

蛋蛋姐

给蛋蛋小朋友加个鸡腿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whtx/1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