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危害体现

医院微创25G玻璃体视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tslf/170706/5522607.html

医院最近接诊了一位糖尿病引起眼底出血-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称为“糖网”的患者,这位患者很年轻,今年才38岁,因眼睛视力严重下降,医院检查发现眼底出血,因外院无相应的手术技术条件,他来到了医院就诊,医院伍宇华院长接诊了该患者,经详细检查,确诊为双眼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中左眼视力只有眼前手动,已到了盲目,而且是已经到了那种严重的、复杂的,并有眼底“增殖膜”及“视网膜脱离”的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经过术前充分检查、准备以后,伍宇华院长给患者拟定了周详的治疗方案(目前国际眼科共识的治疗方案),并亲自为其主刀手术:首先以最先进的微创30G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以抑制眼内异常的增生血管,减少接下来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及术后出血;大约在10天以后,再以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进口一线品牌美国爱尔康(Alcon)新型Constellation超高速玻璃体切割机,配合德国蔡司(ZEISS)高清晰手术显微镜OPMILumerai及美国科医人(LUMENIS)眼科激光治疗仪,为患者顺利完成了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创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清除了眼底出血,剥除了眼底增殖膜,补充了激光,填充了硅油,平伏视网膜。术后患者原来严重的眼底出血已消除、眼底中心区域的增殖膜已剥除、视网膜恢复视网膜平伏,从术前视力是看不到东西-只有眼前手动(连手指都看不到),到手术后第一天的视力即恢复到裸眼视力0.12。

该微创25G+玻璃体切割手术设备是玻切速率更快,科技含量更高,术后效果更好的玻璃体切割前后段一体手术设备,其最大优点是能将眼压控制稳定在医生需要的范围内,恒定的眼内灌注、气体和硅油注入压力都可以根据主刀医生的需要而随时调整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及手术后效果。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目前国内以至国际上眼科之中较为复杂及高难度的手术,术中需要处理较多的出血以及剥除眼底的增殖膜,处理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等,需要手术主刀医生具备很好的眼科显微手术基础及手术技巧,而且一个成熟的眼底外科医生须要经过至少十几年的培养及临床医学工作经验的积累,才能胜任这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手术的开展再次标志了医院的眼科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已达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患者感言:住院期间,院领导和医护人员团队对他的治疗和生活就一直关心和百般照顾,关怀备至。“医院也看过,现在来到了医院,不仅伍宇华院长亲自为我主刀做手术,还非常关心我的生活和术后恢复情况,伍院长每天亲自来到病床前查房,悉心指导术后要采取的体位、饮食、注意事项等,使我原来已盲目的视力奇迹般的恢复了。”,“我之所以选择来到医院就诊,就是因为他们医术高明!而且服务态度又很好!”表达了他深深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目前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医院临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与之前的同类设备相比,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适应症范围扩大到了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复杂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严重眼外伤、眼内异物取出术等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而且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视觉质量更好,让无数眼底病患者重见光明。

医院还开展现代先进的超声乳化(AlconINFINITIOZiL)及玻璃体切割的联合手术;现代最先进的微创30G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例如雷珠单抗、康柏西普)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等严重眼底出血、水肿疾病;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变性等复杂眼底手术;各种疑难眼底疾病,疑难玻璃体视网膜病等疾病的医治;眼后段、眼前节激光手术;青光眼手术;复杂白内障(例如晶体脱位)手术;小儿及青少年斜视手术等等。

爱尔康玻璃体切割机

科医人眼科激光治疗仪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医院伍宇华院长介绍,

首先,什么是糖尿病?——就是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持续高血糖,引起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全身多器官脏器损害。

糖尿病在眼部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眼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眼肌麻痹、虹膜睫状体炎等等。临床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对视功能损害最为严重,最终可致失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病症: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出血、渗出;黄斑水肿;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前膜、玻璃体增殖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等,以上并发症可严重影响视力,常导致视力减退以至盲目、失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1.多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糖尿病多饮、多尿、多食和疲乏、消瘦等症状。

2.在视网膜病变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3.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4.若眼底中心区域黄斑区受累,可有视野中央暗影,中心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等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有什么危害?

1.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致盲原因;

2.致盲率比非糖尿病病人高25倍;

3.导致失明的人数每年约2.4万人;

4.大多数(90%)可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总共分为6期:

非增殖期背景期(nonproliferative/backgroundDR):

I期:微血管瘤或合并小出血斑

II期:硬性渗出合并I期病变

III期:棉絮斑合并I或II期病变

增殖期(proliferativeDR):

IV期:新生血管或合并玻璃体出血

V期:新生血管+纤维增殖

VI期:新生血管+纤维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一旦发展到5期、6期(V期、VI期),则已到了晚期,视力极差或已到了失明。前面叙述的那个患者就已达到了6期-晚期,他的视力只有眼前手动。

而有的患者到最后除了瞎眼、失明,甚至会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导致经常性的剧烈眼痛头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害这么大,所以要早防早治!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容易发现的,因为眼底可以被眼科医师直接看得到。然而不少患者不太注意这一点,或者由于医疗条件差,没有机会看眼科医生,从而耽误治疗,这是非常可惜的。医院都有一个好的传统和共识,凡是新诊断的糖尿病,一定要到眼科看看眼底,这样可以帮助糖尿病医师判断该患者糖尿病已经得了多长时间了。糖尿病这种病在早期不痛不痒,有些人马虎大意,不容易发现自己已经得了糖尿病,结果来到眼科一看,眼底已经大量出血,糖尿病已经5年以上,而且没有一点控制,依然大吃大喝。我们在门诊就碰到不少视力下降的患者来看病,一看眼底,是典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我们说“您患了糖尿病”,不少患者不相信,觉得我好好的呀,怎么会有糖尿病呢?这就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太不敏感、太不在意!建议每个人定期做健康检查,另外,建议经常左右眼交替视物,这样可以发现单眼患病的情况。如果有视物模糊,尽快到眼科检查。一般情况,眼底镜检查,或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就可以确诊。但如果眼底有出血点,最好能做一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这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发现有视物模糊、视物重影、视物变形、出现黑点或漂浮物;感到眼胀,阅读困难;不能看到眼睛两侧的东西时应及时就诊!不要等到到了糖尿病眼底病的晚期才去看眼科医生,这时候视力视功能已很差,而且到了“糖网”晚期也错过了激光治疗的时机,即使花费很多做了眼科大手术后视力也不一定能恢复。所以糖尿病病友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要记得:三早——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随着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现在由国家到地方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例如国家卫计委“中华健康快车”、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都有在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筛查的项目工作,目的也是为了对越来越普遍的会致盲的“糖网”病进行早防早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重在预防:

保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控制目标;

确诊糖尿病后,定期做眼科检查;

治眼病的同时,注意血脂、血压、蛋白尿等全身状况;

戒烟、戒酒,多吃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注意眼部保健及眼部清洁;

有眼底出血者禁止过劳、长时间看电视、看书;

避免低头弯腰,不做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避免碰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1.治疗应根据不同时期和病情进行药物、激光、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仅为辅助治疗,迄今无一种药物能有效控制病变的发展。药物治疗的作用:保护血管,抗氧化,减少活性氧所致微血管渗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小板的聚集性等。

3.激光治疗:到目前仍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早期病变治疗最安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激光治疗的光凝作用--可以封闭病变血管,消除其出血和渗出,特别是黄斑及其周围的渗漏血管,破坏眼底新生血管;消除毛细血管梗塞区,改善视网膜病变区的缺氧状态,阻止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发展;可与脉络膜血管形成侧枝,改善视网膜的缺氧等。一般每只眼需行3到4次激光术,双眼共6到8次,每次激光手术至少应间隔一周以上。

4.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手术治疗:VEG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中文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促进新生血管生长的人自身产生的生化物质,随着眼内VEGF浓度增加,会产生不健康的异常的新生血管,继而出现大量出血、纤维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也会引起明显的血管渗漏,导致组织严重水肿。抵抗或减少VEGF在眼内的浓度,可以抑制疾病的进展,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因此,抗VEGF药物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抗VEGF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目前,抗VEGF主要治疗以下疾病:1.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2.高度近视的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3.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5.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6.特发性黄斑下新生血管病变、7.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早产儿视网膜病变、9.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10.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辅助用药、11.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手术联合眼底激光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

抗VEGF治疗的药物有那些?

抗VEGF药物主要有:康柏西普、雷珠单抗、阿瓦斯丁、阿柏西普等。

5.玻璃体切割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适应症: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严重的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

玻璃体切割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从70年代开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现在医学发展一日千里,玻璃体切割手术技术已很先进,现今的国际的大趋势是使用在眼内进行的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毋须过分担心,关键是及早发现,早进行适时和切合患者需要的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除了有眼底出血,病变到了晚期,因眼底视网膜玻璃体的增殖及牵拉,常常发生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简称玻切术,PPV),其基本作用是切除混浊或出血的玻璃体,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和促进视网膜复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恢复患者视功能。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在眼科中较为复杂的手术,现在是在有相应高水平技术及设备条件的国内医院才能做到这类手术,主要治疗玻璃体出血、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增殖及视网膜脱离,复杂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巨大裂孔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黄斑部疾病,及复杂眼外伤,眼外伤眼内异物取出等,做玻璃体切割手术最为适合。

什么是“微创玻切手术”?“玻切手术”的20G、23G、25G是什么意思?

究竟什么是“微创玻切手术”?医院伍宇华院长介绍,玻切手术就是前述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简称。该手术是用玻璃体切割刀穿刺进入玻璃体内,一般情况下会作三个小切口,分别插入光纤(照明用)、玻切刀(切割及吸除病变玻璃体)和灌注管(灌入平衡盐水,维持眼压及取代被切除的玻璃体)进行的治疗。

我们所说玻切手术的“G”,“G”是一个表示微创手术具体技术指标的一个单位,英文为Gauge,通俗的来说也就是指玻切手术的切口大小。既往采用传统的20G手术,手术切口大约0.9mm,由于手术切口较大,一些复杂手术需要进出切口次数多,会有一些并发症在所难免。

“微创玻切手术”应运而生,微创玻璃体手术解决了上述的缺点。目前国际国内开展的先进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有23G和25G,25G+及27G+等几种,23G切口大约在0.6mm左右,但由于23G切口还是偏大,如果不缝线术后经常有伤口渗漏导致低眼压,所以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缝合。25G大约在0.4mm,25G、25G+手术由于切口更小,所以手术后一般不用缝线。有一些病人需要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手术后要趴着;以后还需要再次手术取出硅油。

微创高速玻切技术还有现代最新的3D玻切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微创玻璃体手术,不仅安全性高、切割效率高,而且切割质量更高、实现了真正的眼内压控制,使眼压控制更易于掌握。能同时行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填充气体、硅油等手术,这样减少了手术次数,避免多次手术对患眼眼内结构损伤,较大限度恢复患眼视功能。微创手术重在微创意识,而微创意识推动了微创技术与手术设备的进步。手术微创化是现代眼科临床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在眼外操作还是眼内操作,都应以微创为基本原则,用小创伤、低成本换取患者最好的手术效果。微创高速玻切手术及3D玻切手术是玻璃体切割术的今天与未来!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具有创伤更小的优点,使得“玻切手术”切口及创伤越来越小,玻璃体手术向微创、无缝线、更安全和快捷的方向发展。医院与国际接轨,采用现代先进的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复杂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黄斑疾病、眼外伤等疾病,加之微创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给广大患者带来更小的创伤和更佳的手术效果。

专家简介

伍宇华院长

医院院长

从事眼科工作二十余年,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底病、青光眼、眼外伤等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更多眼病或眼科问题需要咨询医生,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whtx/17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