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就“科学家眼中的未来”的主题进行演讲,发表了其对于生物科学发展、精准医学应用的观点。其中我们选择了詹主任的精准医学应用的观点:
精准医学详细阐述
我把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的现状跟大家讲一下。我以肿瘤作为一个例子,这就是一个肿瘤,我们目前通过诊断治疗能够发现的部分就是水面上的部分,病人感到不舒服,一系列的体征和一系列的检查是临床疾病发现之后,我们看看能不能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但是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万的发病率里一年有万人死于肿瘤,这是我们对于水面下巨大的冰床还不了解,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我们会把创新和创业紧紧连在一起。由于对水面下巨大的冰床还不了解,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很多的疾病,来看病都在中晚期。仍然以肿瘤为例,肿瘤的中晚期病人,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是在50%,北欧有一些国家可以达到70%-80%,我给大家一个确切的数据,国家癌症中心告诉我们是14.7%左右,乳腺癌、结肠癌,如果早期发现,手术之后,经过综合性的治疗,它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一旦到了晚期,他的五年生存率就在20%以下。这就是我们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目前我们医学研究的能力的有限,临床上很多的诊疗治疗是被动和盲目的。在临床按现在的分析,同一期的病人给相同的治疗,但是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不是我们医生本身的问题,是医疗的局限性,在这里替我们医疗界的天使们说一句,人权、生存权、高质量的、健康的活着是所有医者最大的愿望,但是医学发展的百年,医学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解决得了。我是期待我们在座的朋友们一起共同努力,我们的医疗技术、医疗装备,我们的药品,我们的临床诊断方式模式可以改进,可以提高我们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保障我们的公众健康的生活。但是我们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从疾病来讲,尽管有外部因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像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治疗的改变,它的改变首先是导致细胞分子层面的改变,这个时候细胞分子层面的改变没有临床症状,我们的公众们不知道,进一步发生和演化,会进展到组织器官的改变,这个改变会出现症状,进而出现临床疾病,到了临床疾病,很多疾病都到了中晚期,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我们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进行更加精确的对临床表型分型,同时从分子层面找到分子标志物和分子靶点,这个有利于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所以精准医学的发展,第一是公众的需求,第二也是临床发展的需求,涵盖所有的方面,包括对风险的精准预测、对疾病的精准诊断、疾病的精准分类、药物的精准应用、疗效的评估、愈后的精准判断,整个过程精准医疗都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北京去年6月1日实施了历史上最严格的控烟措施,为什么?吸烟可能会导致肺癌,其实过度饮酒和肝癌和食管癌都有关系,但不是所有吸烟和过度饮酒的人都会得这一类的疾病。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高风险的人群能够找出来,这就是我们通过科技的手段,后面会谈到在今天精准医学的发展,根据临床的信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实行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治疗,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方案。为什么在今天推动?一百年前看病,我们的医疗装备和医疗技术和今天是不一样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耗资几十个亿完成一个人类基因组,到今天不需要美金,未来在美金左右,任何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基因信息库,这是在个人信息充分的安全,个人的医学伦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充分的保障个人的隐私程度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息,这个信息会告诉你,这一辈子接触什么样的疾病因素,患病的风险有多高,你的生活方式,对于你得某种疾病的概率,以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给予提示。这是基因组的测序,生物芯片、生物医学的大数据的分析,除此之外还有蛋白质组、代谢组、免疫组、肠道微生物,这都是比较新的。分子影像、手术导航、内窥镜和微创技术让我们今天谈精准医疗才有了可能。精准医学需要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