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联系医院

云南省蔗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摘要

云南经济日报报道,到年,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高产高糖原料基地由万亩发展到万亩,糖料生产成本与食糖出口大国差距明显缩小。

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蔗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推进云南蔗糖产业提质发展,省工信委牵头组织编制了《云南省蔗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并完成了《规划》专家评审和州市征求意见等工作,且已进行公示。

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云南蔗糖产业要实现工农业产值达到亿元左右;制糖工业产值中,白砂糖:综合利用产品:深加工产品比值为7:2:1。

产业地位提升

蔗糖产业是我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食糖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20%左右。

据统计,云南省16个州市中,有10个州市49个县产糖,约万多农户、多万蔗农种植甘蔗,蔗区多为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有34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有21个是边境县。蔗糖产业在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二五”初期,受进口糖大量冲击,连续自然灾害以及部分地方农产品结构调整等影响,我省蔗糖产业步入低谷。

为推动蔗糖产业这一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振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各州市也出台了相关产业扶持或配套政策。

通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在糖业市场环境仍比较困难、其他产糖省区出现产业萎缩、省内部分农特产品加工业大起大落的背景下,云南蔗糖产业逆势发展,制糖规模、产糖量创历史新高,在全国的产业地位大幅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和省财政资金的扶持下,云南依托丰富的热区资源、良好的自然条件,狠抓甘蔗基地建设,甘蔗种植面积保持稳步增长,稳居全国第二大糖料蔗生产基地的地位。

其中,/年榨季,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比/年榨季的.76万亩增加78.5万亩,增幅达17.1%。

过去5年,通过组织原料保障、技术改造等工程,全省产糖规模不断提升。/年榨季,全省共生产食糖.68万吨,实现四个榨季连续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5.4%。

云南产糖量占全国比重由/年榨季的16.5%,上升到/年榨季21.9%,提高了5.4个百分点,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此外,“十二五”期间,蔗农收入逐年提高,制糖工艺不断提升,制糖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境外种植成效显著,产业政策彰显合力,物流和营销体系进一步健全,奠定了未来发展根基。

重视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云南蔗糖产业将全力降成本、强基础、补短板,突出转型升级,实施“双高”基地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双轮驱动战略,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承接第三次糖业转移。

引导人力、资本、技术等资源向优势地区和企业聚集,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蔗糖产业体系,促进云南糖业在全国的产业地位稳步提升,实现云南糖业提质发展。

《规划》明确,云南蔗糖产业的原料布局,将围绕“稳住省内面积、拓展境外规模”的大逻辑,优化区域布局,保障原料供应。

省内方面,按照临沧、德宏片区要“稳”,保山、普洱片区要“振”,红河、玉溪、版纳片区要“精”,文山片区要“拓”的思路,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糖料综合竞争力。

境外方面,按照境外甘蔗发展“3+2”模式,继续推进中国与缅甸、老挝的甘蔗原料合作项目,积极探索与越南的甘蔗原料合作,大力拓展境外替代种植和跨境农业合作空间。

《规划》显示,云南蔗糖产业的发展重点,将以提质增效和打造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为主线,按照“两型三化”要求,着力从建设“双高”基地、实施技术创新和深度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新型物流营销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将蔗糖产业打造为高原特色示范产业。

其中,将以“双高”基地为载体,抓实原料保障。实施基础设施优化工程,良种良法普及工程,规模种植扩大工程,机械生产示范工程,原料管理信息化工程,境外种植拓展工程等。

同时,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在构建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制糖工艺,资源深度利用,丰富产品供给,产业绿色化,生产信息化等方面下功夫。

==============================

谢谢阅读,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lxyy/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