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糖网病 > 联系医院

白糖步入减产周期长期看好

白糖步入减产周期,内外糖趋于上行,但是节奏上会有不同情况。天气是15/16榨季主旋律;另外糖在同时进入减产周期的情况下,有上涨的趋同性;虽然国内有产需缺口,但由于国储的填补整体处于平衡;国内糖价难以下降,后期会在元上方运行;一旦国家进行实质性去库存,对外糖买需增强,内外糖才会形成大的上涨。短期内国储糖没出来之前,国内糖价上涨有阻力。

一、供需链分析

国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减产周期,全球的大型研究机构对于全球市场供需的缺口分析已经从14/15的过剩缺口进入了转折期。当时这些研究机构对供需的评估是缺口到过剩万吨,但是在15/16榨季,全球的供需缺口的判断达到了到万,而对于16/17榨季,全球糖的缺口还是维持在一个比较大的幅度,只是因为现在天气的不确定性还没有步入一个新的榨季,所以现在缺口还在进一步的调整当中。但是经过这次对天气的炒作,这些机构对全球市场供需缺口的比例比四月份以前的预估会有所扩大,这是国际市场的一个基本供需情况。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从去年开始进入了减产周期,而今年是第二年,对于15/16榨季减产幅度是超预期的,去年14/15榨季的产量是万吨,但是这个榨季是万吨,也就减产达到了万吨,但是国内市场因为存在很多其他因素故没有国际市场涨幅大。从今年榨季的产需缺口来看,产量和需求的缺口达到万吨,因为白糖的需求是相对刚性的,对白糖的需求不做大幅度的调整,是一个略微的小调,但是总体大数是没有变化的。从饮料食品这块的话,糖用量还是有一定的增长,只是增长幅度相对下降了一些,但是他本身的基数是比较大的,所以需求是相对稳定,由于产需缺口扩到了万吨,这个产需缺口有很多弥补形式,比如进口、国储还有近期持续炒作的走私,这些确实是弥补了国内产需的缺口。

从进口量来看,去年的进口量确实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进口的糖都放在了保税库里面,实际进口的糖是在国家的管控范围以内,这方面我会在后面的影响因素里面可能还会讲到,但对于未来16/17榨季,随着原糖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进口量会缩小,今年国家给的配额加许可证维持在万吨左右,按照进度来看的话,我们也可以从这月度进口图中了解到,从图中看出今年国内的进口量同比去年确实减少了很多,这并不是说国内进口的加工糖很少,而是提取了一部分去年进口放在保税库中的糖,所以今年实际进口到国内消费的糖比去年少,同比降幅达到50%多,而五月份才进口14万吨,比去年少了38万吨,下降幅度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会想进口很小,国内市场缺口是不是不大呢?没有,并不是。目前国内走私也填补一部分缺口。走私是市场炒作的亮点,但是人们不知道具体的量。上月去云南调查了解到,去年12月到一二月时走私量确实很大,一天大概1万多吨从缅甸走瑞丽的口岸走私进来,照这样算一个月走私大概是30多万吨,一年就是万吨,故市场将走私的量扩大化了,但是走私并不是每天都走私1万吨,后期政府打击走私,走私量从1万吨每天,下降到0吨,后来下降到吨,目前走私量依然很少,可能低于两千。

年度平衡表中走私量,估计只有万吨,国储行国家大概有万的国储和万,故我做了一个平衡表,从大数的角度来看,国产糖万吨,加上进口加工糖是.5万吨按国家配额发放情况来计算,外加走私糖和去年的陈糖的结转,总计与以前的消费量对比发现,9月结转市场估计会出现一个相对减平衡的状态,如果出现缺口的话,那么国家会适当的抛出万吨的国储,国内的实糖在供应和需求来看是不会出现什么缺口的,即使出现缺口,国家也会利用国储糖逐渐弥补缺口。短期来看,这限制了国内糖的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这是国内产区的情况。

明年榨季的情况,今年甘蔗的种植面积比去年略有上浮,特别是甜菜糖的上涨幅度在20%-30%,但是甘蔗只有10%的上涨幅度。综合起来看实糖和总的种植面积会有10%的增幅。如果不考虑天气带来的风险,计算常规产量的话,16/17榨季糖的产量将在-万吨,这个产区缺口还是万吨,在这种情况下国储糖抛出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但是产量的具体数值还是得综合后期的天气综合考虑,近期广西降雨较为频繁,内涝比较严重,但是内涝其实对甘蔗影响可能并不大,到了8月到9月的飓风或者是台风影响估计会大一点,但是国内天气估计不会有太大的风浪。

二、影响白糖价格的重要因素

宏观:与食品有关的相对比较小的指标

从企业景气指数来看,有持续往下降,说明企业对于未来是不看好的,这种情况下可能削弱食品工业的需求,食品主要是工业需求和零用消费。工业需求比如大型饮料企业,大型饼干企业的需求,如果他对未来的预期不看好,那么他的需求是减弱的。另外一个是食品CPI,食品CPI分解之后走出来比较好的反弹,这主要与猪肉的上涨有关,白糖对于CPI有贡献,但是不是太大。

汇率:

白糖有30%来自于进口,进口和汇率有关,原糖的进出口和汇率都有关系,像巴西的出口和巴西的汇率有很大关系,目前人民币持续贬值,会促使白糖价格上涨,食糖是一个政策性的品种,国家给予很多政策性支持或限制。

政策:

进口政策,食糖进口量未来可能有下降趋势,因为国家去年开始将进出口食糖纳入进口许可管理制度。这样可有效控制国内进口量。而中国糖协对该行业额外的进口进行限制以保护本国产业。进口政策的改变催生了去年白糖的单边波动。第二是去年国家的收糖政策,去年开始国储糖万吨并未放出,库存很大,如果国内缺口为万吨,国家一年可以将国储糖放出,但是在库的库存还是非常大的,如果像万吨国内的产区缺口的话,缺口万至万吨,一年就可以完成,但是进口量有多万吨,这样看来,要保证国内供需平衡,国储在未来三年可能陆续抛售吧。如果从价格上来看,国储最后一批糖价格确实挺高,平均价格到6元。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对国储长期存放也是比较担忧,初步预计今年的政策是去产能去库存,这种情况下特别是财政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去库存的节奏可能比较紧凑些会提前一些。糖协是比较和谐的,它会在保证市场供应情况下不打压市场,价格会对整个产业有利。今年糖协的意愿就是保证甘蔗款的兑付,也就是保证企业能在盈亏平衡点以上,但是我们就可以从成本的方面来看下国储行出库需要在什么价位。

另外还有临时储备的政策,临时储备政策也是从14年开始的,也是中央财政对于食糖企业资金的一个补贴,短期对糖市会有影响,长期不影响供应。从年开始国内的产区执行单个产区都执行糖料管理暂行办法,即由政府实施指导价,从今年开始也就是15-16榨季像云南、广东、海南都把政府指导价取消,转由市场定价,广西仍由政府指导定价。广西是中国食糖主产区,产量占国产糖产量60%,因此广西的政府指导价对广东、云南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整个市场也比较







































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vnom.com/lxyy/12026.html